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三品一标”成为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03月20日    关注度:     【字体:
    本报讯 (记者 高文)自2001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以下简称称“三品一标”)工作呈现出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三品一标”作为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
  据了解,截至2009年底,全国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已达到4.9万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已超过5.1万个;认定的种植业产地面积6.7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35%左右。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6000家,获证产品1.57万多个,产地监测面积为2.5亿亩,农作物种植面积1.7亿多亩。经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生产基地(企业)1000余家,产品接近5000个,实物总量210多万吨,生产面积4200多万亩。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211个。
  记者从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获悉,“三品一标”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实施严格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制度,加上证后的有效监督,较好地实现了上市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保证了生产的规范化和产品的安全性。在去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暨执法年活动抽检中,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9.1%、98.8%和100%。而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安全农产品的代名词和各级政府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精品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倡导健康消费,品牌形象深得社会各界的推崇,美誉度不断增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推动特色农业和区域优势经济发展的载体,已成为各级政府保护产地环境、传承农耕文化、彰显区位优势、营销特色产品、壮大产业集群、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深得广大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青睐。
  据介绍,“三品一标”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市场优势和价格优势。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售价比同类未认证产品要高出10%左右;绿色食品平均增幅达到20%~30%;有机食品大多出口和供应高端市场,价格提升更加明显,部分产品市场售价甚至高出常规产品好几倍;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品牌价值得到大规模、全地域双重提升。“三品一标”认证的前提条件都要求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申请者必须是面向生产和消费的生产经营主体。在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中,每个产地平均规模都在1.1万亩左右,带动农户200多家、600多人。获证的“三品一标”产品,基本上都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有稳定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在“三品一标”获证单位中,企业化的主体占85%以上,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三品一标”获证的主流。绿色食品获证企业中,有250多家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00家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占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的1/3和1/5。
  据了解,今年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系统,要在加快认定认证、不断扩大总量规模,强化证后监管、着力提升品牌公信力,加大登记保护力度、积极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加强体系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等五个方面狠下功夫;绿色食品工作系统将重点抓好继续规范产品认证,切实加强证后监管,稳步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大宣传、市场和信息工作力度以及扎实推动有机农产品规范健康发展等项工作。充分发挥“三品一标”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充分发挥“三品一标”的品牌效应,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相约蔬菜之乡 共享“三农“盛宴
下一篇文章:河北加大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