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8183亿元“三农”大事最关情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03月11日    关注度:     【字体:
两会”期间,在湖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一位衣着简朴的农民代表格外引人注意,他就是已经66岁的来自湖北省洪湖市洪林村的叶昌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对8183亿元这一数字感受深刻。这是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对“三农”的投入,比上年增加930亿元,这让叶昌保对今年村民的增产增收充满了期望。

  来自安徽省砀山县的农民代表刘瑞莲则激动地说,现在农民的致富热情高涨,很多人都有了技术,但还面临着增收难的问题,农民当然希望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投入。

两位代表说出了众多农民的心声。我国已经连续7年一号文件锁定“三农”,自从取消农业税费,实行对农民补贴后,我国农民终于摆脱了千百年来的“积累莫返之害”,种养积极性增加,大量外地打工的农民不断返乡。但是农业增产、增收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

  从现实来看,近年来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的发展反衬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尤其是一些地区自然性灾害频发,落后的农田水利、防灾设施的掣肘问题暴露无疑。

  而且,近年来自然灾害多发生在中西部地区,使得本来就条件落后的农业生产更是雪上加霜。例如,去年7月以来,贵州省就出现夏秋连旱叠加冬初春旱,受灾严重的地区粮食减产已不可避免。可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重大瓶颈。

  众所周知,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必须依靠财政资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等都是公益项目,基本上不产生效益。尤其在中西部人口稀少、贫困地区,要实现增收致富,投入大量信贷资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真正为“三农”发展铺好路。

  “8183亿元”中央财政投入显然体现出政府对于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视。这个数字放在国家财政收入的盘子里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对许多农民而言更不可想象,但这是真金白银的支持,与我国近8亿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事实上,这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更关乎着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安全保障。

  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同时,水土资源、气候等制约因素使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

  国务院办公厅于去年11月印发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指出,2020年全国粮食消费量将达到5725亿公斤,按照保持国内粮食自给率95%测算,国内粮食产量应达到约5450亿公斤,比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增加近450亿公斤。未来12年间,需要再新增500亿公斤生产能力。

  但是,当前我国人增地减的矛盾仍十分突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依靠实施规模化、科技化。通过配套完善灌排条件,改良土壤结构,才能提高粮食单产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财政资金大量的持续的投入。

  更重要的是,中央财政能够带动地方财政的增加。例如,黑龙江省2008年在中央投入1.5亿元基础上,另外整合了6.5亿元投入到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中,建成的全机械化农田水稻、玉米(资讯,行情)单产量大为增加。为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农村路网、饮水、电网及信息化项目的改造新建也是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向,对农民的农机具、良种补贴也来自于此。参加“两会”的农民代表也都切身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黑龙江省同江市的农民代表刘蕾说,在我们农村,很多农民都享受到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将“小四轮子”换成“大马力”拖拉机,温总理报告提出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加大对农民的各种补贴政策,农民手头现在“不差钱”。

  此外,逐年增加的中央财政资金的投入还将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注入“三农”肌体,增加发展的资金血液。“三农”经济一直被称为蓝海,这是共识。但是要把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增长力,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不论是信贷资金还是民间投资资金,进入基础弱、底子薄的“三农”领域,不可避免地都会产生顾虑。因此,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每年增加对“三农”投入的初衷也在于此。

  年年开“两会”,“三农”最关情。多种田,多赚钱,是叶昌保和刘瑞莲们的殷切期盼,8183亿元这个醒目的数字,则为他们今年平添了很多的希望。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陕西发展一村一品工作受到农业部一村一品办表彰
下一篇文章:大竹县工商局围绕消费服务“三农”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