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飞速发展,奶业也几乎是从无到有迅速成长起来。为了让我国的广大农民搭上畜牧业增收致富这班快车,国家针对我国畜牧业现状,通过实施良种补贴项目,加大品种改良步伐,提高畜产品数量和质量,确保畜产品生产效益,推动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4年来,在提高奶牛养殖效益,提高产品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高农民养殖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推广人工授精的主动性,推进奶牛品种改良进程,加快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步伐,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主体具有频繁变化的特点,且生产规模小,许多农民对良种补贴特别是奶牛良种补贴项目不够了解,不愿参与。我们希望广大农民能够多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与当地畜牧部门密切联系,充分利用好国家为我们设立的良种补贴政策,从品种改良做起,切实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你养的奶牛是改良品种吗
我国的奶业发展几乎没有“成长过程”,而是“一步到位”。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几乎同时起步,全面引进国外设备、工艺乃至产品开发模式。而我们的奶农,虽然也有进步,但与加工企业的飞速发展相比,基本做“襁褓”状,从资金、规模、技术,都没有能力与乳品加工企业对接或者对话,我国奶牛单产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现代奶业一下子摆在了传统奶农面前,并成为发展方向。
良种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良种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三农”工作,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组织实施良种补贴,通过畜禽品种改良,提高良种化水平,逐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在2005年奶牛良种补贴15个试点县的基础上,财政部和农业部于2006年、2007年实施了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每年财政补贴资金1亿元。2007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2008年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范围扩大,补贴资金增加到2.4亿元。补贴对象是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户。补贴标准是,荷斯坦奶牛每剂冻精补贴15元,每头能繁母牛按两剂标准实施补贴;奶用水牛、牦牛、褐牛和乳用西门塔尔牛每剂冻精补贴10元,每头能繁母牛按照两剂的标准实施补贴,并且实行良种冻精费与配料服务费两费分离制度。
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全国种公牛站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力量配备、种公牛自主培育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绝大部分公牛站用上了国际先进的冻精生产设备。1996年奶牛冻精检测合格率只有86%,2007年已达到96%。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开展佩戴耳标、建档立卡等工作,建立健全了奶牛系谱和档案资料,为科学选种选配奠定了基础,加速推进了我国奶牛良种化进程。
奶牛良种补贴项目运作在2008年达到了新的高度,表现为五多一早,即:资金多、补贴数量多、项目点多、培训多、公布种公牛多、项目启动早。全国2008年奶牛良种补贴项目资金总额由2007年的1亿元增加至2.4亿元。各地补贴能繁母牛数量总计820万头,涉及5个奶牛品种,除了荷斯坦、奶水牛、牦牛、褐牛,2008年增加了乳用西门塔尔牛。该项目实施地点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14个项目县(市、师、农场)。其中,760万头荷斯坦能繁母牛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95个县、12个师、9个农垦分局、4个公司和2个农场。全国各种培训数量比上年提高了20%。为保障项目用充足的种源,今年从1662头种公牛中评选出996头公牛作为优良种源。财政补贴资金到位比往年早两个月。
项目实施4年来,大大增强了奶农使用优良品种的意识,改变了过去只注重配种数量,忽视冻精质量的现象。通过对奶牛良种冻精进行补贴,冻精销售市场秩序得到了有效治理,加速了奶牛良种冻精的推广和使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开展佩带耳标、建档立卡等工作,建立健全了奶牛系谱和档案资料,为科学选种选配奠定了基础,加速推进了我国奶牛良种化进程。经过项目实施,各地逐步建立起一支稳定的基层技术推广队伍,通过实行持证上岗、末位淘汰等管理办法,对人工授精员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使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服务意识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提高,奶牛配种改良站、点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奶牛改良秩序更加规范,这些都为促进奶牛良种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记者了解到,农业部下一步将推进全国种公牛站建设步伐,要求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力量配备、种公牛质量等方面有显著提高,形成一支稳定的基层技术推广、规范服务的队伍,为奶牛良种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