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劲松
编者按 5月8日到15日,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济南日报、济南电视台、济南人民广播电台3家媒体记者,组成新闻采访团远赴西藏,对我市对口支援的白朗县进行专题采访。从今天起,本报将向广大读者推出系列报道,力求通过记者的所见所闻,向读者展示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充满浓郁西藏民族特色的白朗新风貌。
吃罢一碗香喷喷的糌粑,又喝了几碗浓浓的酥油茶,一股真切的幸福感,从边多———这位白朗县巴扎乡冲堆村49岁的藏族农民的心中油然而生。
五月的青藏高原,清晨。天空湛蓝湛蓝的,如同哈达一样洁白的片片云朵随风飘荡。
坐在自己去年新建的二层楼上,透过明亮的窗户,放眼望去,灿烂的阳光钻出云缝,映照在不远处自家的7座温室大棚上,银白色的塑料大棚熠熠生辉。边多布满皱纹的脸上漾起了笑意。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不仅边多的祖辈没有想到,即使是对10年前的边多自己来说,也只是一个梦。
从梦想到现实,边多迈出的第一步———建蔬菜大棚。
边多,曾经是巴扎乡7个特困户之一,一家6口人,守着仅有的7亩土地,过着清贫的日子。怎样让黄土地变成“金土地”?他苦思冥想,却苦无良策。
2000年腊月廿八,堂弟边巴从拉萨带回来1公斤顶花带刺的鲜嫩黄瓜。寒冬腊月,这几根黄瓜让边多眼睛一亮:这不正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吗?可是,要资金没资金,要良种没良种,要技术没技术,自己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能行吗?
没想到,他与白朗县的济南援藏干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思路不谋而合。
正在边多犹豫徘徊的时候,济南援藏干部在巴扎乡建立了一个农牧结合示范点,由县里出钱出物,帮助他建立了一座25米长、8米宽,占地0.3亩的蔬菜温室大棚。
在济南援藏技术干部的指导下,边多认真学习蔬菜栽培管护技术,在自己的大棚里种植了西红柿,当年西红柿就卖了6500多元。这可是他全家上一年现金收入的7倍还多。“原来只知道种青稞能养活一家人,没想到种蔬菜的收入这么多。”说起当年平生第一次拿到这笔巨款,这位皮肤黝黑、憨厚谦和的藏族汉子不好意思地笑了。
第二年,边多在济南援藏干部的帮助下,又建了两座温室大棚种西瓜,每个大棚纯收入1万多元。
不出家门就可以致富,边多建温室大棚的劲头一发而不可收。到去年年底,他已经拥有了7座温室大棚,年收入达到5万多元。“如今,我的家里添置了电视机、电冰箱、VCD等各种电器,还买了专门送货的农用三轮车,每天往返于县城、日喀则等地。我从贫困户变成了富裕户,成为全县的种植能人。这一切,靠的是我的勤劳双手,但更重要的是有党的好政策,有济南援藏干部的关心和帮助。”
朴实无华的言语,是从这位普通藏族农民心中流淌出来的最真挚的赞美。
现在,边多已经成了白朗县蔬菜生产种植协会的理事长。致富后的他免费为其他农户辅导大棚种植技术,帮着大家一起致富。冲堆村现有农牧民46户,家家都种植大棚蔬菜,每个大棚年均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该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白朗县是传统的农业县,一直以种植青稞等农作物和畜牧养殖为主。济南援藏干部来了以后,调整了我们的农业发展思路,确立了以蔬菜大棚为主的‘三农’发展思路,现在我们白朗的蔬菜大棚发展势头非常好。相信按照这个发展思路走下去,白朗一定会成为整个西藏自治区的‘菜篮子’。”白朗县县长贵桑如是说。
截至去年年底,白朗县共有蔬菜大棚4912个,平均每8个人就拥有一个,占整个西藏自治区大棚总数的三分之一。大棚年产蔬菜2127万公斤,白朗县已经成为雪域高原上名副其实的瓜果蔬菜之乡。
一位长期在日喀则地区工作的援藏干部笑着对记者说:“以前我们每次回内地探亲,都要带着一大箱子蔬菜回西藏。现在,我们随时都可以吃到白朗县产的新鲜蔬菜、瓜果。”
绿色的青椒青翠欲滴,鲜红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站在果实累累的蔬菜大棚里,济南市第五批援藏干部、白朗县委书记毛华铭自豪地说:“从济南市第一批援藏干部起,蔬菜大棚被作为白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抓手,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我们第五批援藏干部还进一步拓展思路,投资900多万元建立起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工厂化育苗、新产品示范等手段,在种植传统蔬菜的基础上又引进和推广了新品种西瓜、观赏蔬菜等一系列新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大棚农产品的附加值,其中仅一个西瓜大棚就能实现农民人均增收700多元。去年,全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达18%,地方财政收入、农牧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均为17%。”
雪域高原的五月,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年楚河碧波荡漾。
年楚河畔,一座座分布在田间地头、农家房前屋后的蔬菜大棚,构成了一道道秀美的风景线。
在千千万万个边多的心中,白朗县这个静卧在群山之中的西藏“百里粮仓”又将迎来一个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