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
“盐碱地养鱼”模式值得推广 |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8年09月08日 关注度:1226
【字体:大 中 小】
|
|
解放日报消息(记者 徐瑞哲)谁说盐碱地不可能养鱼致富?日前,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盐碱地生态综合立体种植和养殖及盐碱地改良模式推广”通过专家组验收,相关成果还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甘肃酒泉地区试验田里,上海科研人员历经3年,靠养鱼、种草等科学方法,让白花花的不毛之地肥了、绿了。经测算,仅盐碱地池塘养殖的亩产效益就达1000元,并形成一种盐碱地改良新模式,具有良好应用推广价值。
全国盐碱地约4500万亩至5000万亩,其中一半以上完全未被利用。如何变荒为田?“俗话道:肥水不流外人田,那让肥水流入盐碱地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樊强国发现,在江南鱼米之地,水产养殖的“肥水”需经处理才可排放,否则会造成土壤富营养化状态;而对于大西北,这种饱含有机质的水,恰恰是个增肥土地的宝。
事实上,当地地下水并不缺乏,项目组在示范基地利用起一片56亩盐碱地鱼塘,并搭建了拥有1200立方米水体的“养鱼设施大棚”.中国水产养殖网.在周边,市农科院环科所专家选种了耐盐碱牧草———紫花苜蓿,又植上了侧柏、刺柏等经济林木;同时,市农科院食用菌所专家还栽培了金针菇、鸡腿菇、双孢菇等菌类植物。这些物种形成了一个循环生态圈:地下水水产养殖—养殖水浇灌入土—牧草固土并生成牲畜饲料—畜粪为菌菇提供营养基质—菌渣粉碎最终还田。
作为循环农业的第一环,盐碱地养鱼并非易事。东海水产所专家专门筛选引进了“亚冷水鱼种”,以野杂鱼、低质鱼换养高档大型肉食鱼———白斑狗鱼,实现全人工繁育。一条白斑狗鱼一年就可养到0.75公斤,每公斤卖80元,附加值极高。他们还开展了西伯利亚鲟鱼的养殖研究,取得《高原盐碱水域西伯利亚鲟鱼养殖》发明专利。项目组共为当地提供苗种近2000万尾,突破了当地水产养殖苗种存活率低、效益低的瓶颈。
经过多种形式的立体种植、养殖,改良修复后的盐碱地耕作层中,含盐量降低了4倍至0.37%,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倍至1.9%,达到上海本地水平。验收组专家、中国水科院黄海所雷霁霖院士认为,除西北外,华北、东北都存在大量盐碱地,上海多项优势技术可结合起来,有望输出各地取得放大效应。
|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上一篇文章:施农家肥种环保菜 居民菜地寻乐趣
下一篇文章:河北省香河县抓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
|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