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特区20周年的喜庆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又迎来了芒果、龙眼、红毛丹等热带水果新丰收。“我们这个贫困村如今变成了芒果村。我家种植的10亩芒果,连续5年丰收,今年全家卖芒果收入就达到3万元。”三道镇首弓村黎族农民吉和勤告诉记者。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现在全县16万人中农业人口就占9万多人,其中黎族和苗族人数占89%。贫困人口占全县农村人口的64%。主要分布在深山老林的苗寨黎村。气候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受贫困?县扶贫办公室主任吴钟孝在2005年的下乡日记中写道:“贫困的原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信息闭塞,种植结构单一,农民缺乏技能。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民人均耕地只有六分,全县5416公顷的耕地面积中80%属中低产田。”
为了加快脱贫致富的速度,保亭县采取“干部进农户,科技送到户,档案建到户”的“三到户”帮扶经验,把每个贫困农民家庭的基本情况,造成贫困的根源,帮扶脱贫的办法以家庭为单位建成档案后逐户实施。在摸清全县民情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制定了由县委书记县长挂帅,每个县级干部包一个乡镇、科级干部包一个村、一般干部包一家困难户帮扶脱贫的办法。
从2001年开始,保亭县实施了六条扶贫措施:
——每一元扶贫款要直接落实到贫困农户,专款专用;
——结合山区农村实际,制定开发、扶贫中长期规划;
——科学地利用房前屋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方水,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
——用国内外消费市场定位,扩大多元化种植,发展价值高的经济作物;
——全县每个干部帮扶一户农民,做好科技联结服务工作;
——做好农村科技队伍的培养和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开展打工经济。
搞出了困难户农民、无公害瓜果蔬菜、农科人员培训、可利用水塘土地等9个扶贫档案。记者在县农业局看到这些“三到户”档案材料加起来超过了一吨重。
三道镇新俄村全是黎族农民,人均不到一亩田,一年到头粮食不够糊口,成了全县有名的“光棍村”。2002年吴钟孝来到这个村和黎族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他们山上种橡胶,山腰种芒果,池塘养鱼鸭,整治荒滩种植龙眼树。黎族青年黄昌龙一家在他的帮助下种植了200株龙眼树,从2005年开始每株龙眼树产果达80公斤,黄昌龙全家每年仅售龙眼收入达5万多元。家里还盖起了二层小洋楼,拆除了几代人住过的茅草房。这个过去的“光棍村”如今从福建、汕头等地嫁来了25位大陆妹。
经过8年的努力,保亭县改变了农民单一的种植结构,用国内外市场定位种植产品,大力发展高经济价值的热带农作物。2007年全县种植橡胶、槟榔、椰子、芒果、龙眼、荔枝、红毛丹等热带经济作物达19万亩。同时全县又投入资金1400万元,建设农民翻身工程。修建乡村公路224条,完成民房改造15984户,全县9个乡镇463个自然村全部实现通电。建设供水工程335个,解决了353个自然村53100口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建成水利渠道总长417.4公里。灌溉农田面积达5.11万亩。
2007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9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211万元,全县农业增加值3.67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190元,比8年前翻了一番。全县贫困人口从2005年的3.77万人减少到目前的2.8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