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传统小吃盲公饼(资料图片)
(南方网讯 记者刘俊 通讯员崔婷婷)认识佛山,最早是从港产电影《黄飞鸿》开始。如今,这一钟灵毓秀的岭南名镇,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已经让位于高楼大厦、工厂林立,城市化进程中,得以存留的传统的东西很少,盲公饼是遗珠之一。
佛山传统小吃盲公饼,主要以油、糖、花生、芝麻等为原料,色泽金黄,味香、甘、酥,也曾誉满全国,如今,它依然是佛山老街坊和一些老广东的心头好。他们说,嘴馋盲公饼,留恋的不仅仅是口齿留香,还因为它饱含着佛山的古香古色。
其实并非盲人发明
盲公饼的出现,顾名思义,应当是与盲公有关。许多资料中提到说盲公饼是由盲人始创,严格说来,这种说法并不确切。
清朝嘉庆年间,一位名叫何声朝的盲人在市教善坊口开设“乾乾堂”卦命馆,前来占卜问卦之人众多。由于问卜者多为妇女,携带小孩,喧闹啼哭,影响问卜,盲公颇为烦恼。后来他的儿子想出一个办法:即用糯米饭焦干磨成米粉,加上芝麻、花生、糖,用生油和匀,饼心放冰肉制成米饼,称为“肉饼”。这样一方面既可卖给问卜的人哄小孩,又可以多赚一些钱以补助家计。由于制作别出心裁,甘香美味,价钱便宜,购买者众,辗转相传。所以,实际上,盲公饼的真正发明者是盲公之子,只是人们习惯向盲公处买饼,故称此肉饼为“盲公饼”,盲公饼由此而得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盲人最忌别人叫他盲公,因此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上盲公饼虽已名闻遐迩,但他的子孙后代,却不拿 “盲公饼”作招牌,而以合记肉心饼为名。
老字号几十年风雨沉浮
佛山市市东上路67号,是有些陈旧的佛山合记饼业有限公司。
这家老字号企业,在最辉煌的时候,曾拥有一千多工人,在1993年最为鼎盛,被国家统计局列为“中国500食品工业企业排名第131位。
几十年风雨洗礼,有高潮,也有低谷。合记饼业董事长冯治英表示,2003年前后,公司几乎只剩下一个空壳,生产的食品只剩下盲公饼这个老字号,一度要靠租赁的厂房机器和商标的租金来还债和抚恤退休员工。
近年来,合记饼业的发展终于告别低潮期,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据了解,公司目前每年可以生产几百吨的盲公饼,销售额始终保持15%到20%的增长。
如今的合记饼业,在企业经营上采用的员工平均持股制度,被认为“广东省独一无二的企业制度”,每位员工几乎平均持有公司股份,所有人的股份大小差别不大。有很多老员工,即使退休了也不愿意在家闲着,而是主动要求回来上班。冯治英说:“我们的员工既是工人又是老板,很多人到退休年龄,把手续一办,又马上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工作,他们都不愿意离开。”
冯治英表示,作为员工和股东,合记饼业公司工人的收入达到了佛山市的中等水平,他们的员工很有自豪感。
笔者手记:
等待下一次涅槃
斑驳的外墙,陈旧的楼梯……午后强烈的阳光下,这片掩映在红砖绿树和高耸楼盘中间的合记饼业有限公司厂房,与周围鲜亮繁华的环境还是有一点格格不入。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老字号,盲公饼的品牌和历史毋庸置疑。合记饼业出口部的经理黄伟表示:“每年都会有许多媒体和记者慕名过来采访,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做宣传。”在合记老式的厂房里,工人依然在用手工将一堆堆原料装入模具,仍然在坚持半机械化生产,除了包装环节,机器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
“用机器不行,做出来的饼没有那个传统味道”,这些退休后还兢兢业业奋斗在一线的老工人的坚持,令人动容,但是笔者也不禁担心:食品标准化生产的今天,这种几乎纯手工制作的食品加工方法还能坚持多久?又该如何吸引年轻人来学习和继承?
冯治英坦言,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实行的员工持股制度,也成了企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为员工几乎平均持股,任何决议都要依赖股东大会投票,所以往往一个决策很难产生。
“等多数股东退休后,这种制度肯定是要变革。”冯治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