奤夿屯村清理后的遗址。
巨大的水车矗立在河道旁,水轮“吱呀吱呀”转动,带动十多个石磨和碾子,源源不断碾磨着各式各样的谷物……这种在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劳作场景,曾在1000年前的北京上演。
昌平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日前介绍,经过数月的清理,一处以河水势能为动力加工粮食的辽金时期古遗址,在该区马池口镇奤夿(hǎbā)屯村露出真容。这样的发现,在北京地区尚属首次。
修村志“刨”出古遗址
记者日前来到奤夿屯村。村北,一条南北走向、长约100米、人工垒砌的引水河道,就是遗址所在地。
“这条河道,在村里多少年了,一开始谁也没在意。”村党支部书记王舒拉向记者介绍,“修村志,才刨出了这段历史。”
王舒拉说,今年初,村里打算重修村志,好好梳理一下村庄的历史,村两委走访了村里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村北头的河道过去挖出过石头、瓷片,可能有古迹,大伙儿一下子来了兴趣。
当即,村两委请来了昌平区博物馆工作人员。此后不久,昌平区博物馆又请来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员。
经过市区文物部门数月的挖掘、清理,这条被村民熟视无睹多年的河道,逐渐露出庐山真面目。
1000年前是粮食加工点
这条全长约100米的引水河道,现被村内道路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段。路北侧由东、西两道来水道组成,河底距地表约0.6米,可见用大块自然山石铺砌而成的河底。而路南侧,站在高处往下看,便可见一个水头落差的节点,其间有两级落差,用砖石垒砌,总高约2.9米,河水经此流向去水道。
“遗址使用了两种石料,一种是花岗石石料,经过人工打制成型;另一种是未经加工的大块山石。”昌平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山石料据推测来源于昌平流村镇一带的山上,明长城上也有大量使用。
如果光从石块铺砌的河道来看,这处遗址似乎就是一条古代的人工沟渠,但工作人员在挖掘过程中,还发现了磨盘的磨扇、曹碾的碾轮残件、辽金时期的沟纹砖、木质食器构件,以及大量的器具瓷片。
“在出土的石头上,我们还发现了火烧的痕迹,说明过去有人在这里开锅做饭。”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上述发现综合判断,这处遗址很可能是辽金时期的一处粮食加工场所,距今大约有1000年历史。
目前,引水河道两旁,还存留着两块基石。“看着两块石头的位置是不是可以想象一下,这里当初曾经立着一个大水车,通过水流动力,带动旁边几个大石碾子碾粮食的场面呢?一定很壮观。”
披毛犀牙齿化石同时出土
古代人为什么选择在奤夿屯村,建设这样一处以水为动力的粮食加工点?
“这就要追溯奤夿屯的历史。”奤夿屯村党支部书记王舒拉介绍,奤夿屯所在地区,过去叫北关地,关是人通过的地方,只有形成大量人流而便于通过的地方,才有关可设,遗址所在地,应是一处比较繁华的交通节点。同时,奤夿屯所在地区,恰好位于古河道边缘。在蒙语中,奤夿屯的“奤夿”也就是在水边的意思。
据昌平区文物专家介绍,利用水做动力的设施多见于南方,在北方,尤其是北京这还是头一次发掘,它的出现为了解研究北京辽金时期农业、水利、村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在清理这处遗址的同时,文物工作者还意外发现了史前动物披毛犀的牙齿化石。其中最完整的一颗,长6厘米,咀嚼面长宽各两厘米,呈灰白色。据工作人员介绍,披毛犀存在于1万年前,和猛犸象处于同一时期。这种动物特别喜欢水,以前昌平多个地方都曾挖掘到它的化石。
目前,奤夿屯村遗址挖掘清理已经完成,村委会还在遗址周围砌上了围墙进行保护。王舒拉表示,这处辽金遗址是奤夿屯村的历史财富。今后,村里打算在专家的指导下,把遗址开发成展馆,供广大市民参观。(记者 王海燕 通讯员 徐娜 邢军 徐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