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中)在闫芳(右)指点下微用力便“弹倒”她的弟子(左),但随后再次试验时却无法弹倒普通人。看来,不是“神功”,而是闫芳的弟子太“敏感”
9月1日,本报刊发《“最牛太极推手”弹飞壮汉 靠谱不靠谱?》的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
经梧太极拳传人闫芳不接触徒弟身体,凌空一掌就能将徒弟“打飞”?徒弟一接触闫芳的手指会像触电一样被“弹开”?……
这些“神乎其技”不但引起了普通读者的质疑,也让一些专家觉得不可思议。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一位高级工程师认为,闫芳隔空将人“弹飞”是不符合力学原理的。上海体育学院一位资深太极拳教师认为,徒弟接触闫芳的手后像触电一样被“弹开”,有表演的成分,按照拳法来化力不会有那么夸张。
昨日11时多,记者联系闫芳核实相关问题,她表示正忙、没有时间,随后挂断电话。
质疑1:“隔空打人”靠谱吗?
力学专家:不符合力学原理
在网上热传的视频中,闫芳不接触徒弟身体,凌空一掌就能将徒弟“打飞”,这靠谱吗?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一位高级工程师认为,闫芳隔空将人“弹飞”是不符合力学原理的。他认为,太极虽然是借力打力,但也得有一个发力点,如果连接触都没接触,就把人弹出去,那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挥动手掌,空气流动,可能产生微弱的风力,但如果想把一个人吹倒,那至少需要十几级以上的大风,显然非人力可及。
至于闫芳对着记者打了一掌,记者身后的两名弟子却被“弹飞”,该高级工程师认为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练过硬功的人,隔着东西打人,被打的人有感觉,那我还是相信的,但东西或多或少要有损坏。”他说,但是隔着记者打徒弟,徒弟飞出去而记者毫发无损,甚至没有疼痛感,那就不科学了。
太极行家:从没看过隔空打人
天津太极拳六段拳师马权友表示,他曾拿过太极比赛全国冠军,但在他接触过的,与他同一水平或比他水平还高的太极人士中,从没看到过有谁能隔空打人,或者使用凌空劲儿将人“弹飞”。
上海体育学院从事太极拳教学多年的谢老师说,他见过不少太极拳高手,但还从没见过“隔空打人”的。谢老师说,轻微接触就能把人弹出去,这种情况,如果是一个“寸劲儿”,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不接触就把人弹出去,他还从未见过。质疑2:练过太极才能被“弹飞”?
质疑2:练过太极才能被“弹飞”?
“神乎其技”是训练后的一种反应
闫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练到一定程度,感受到她的“凌空劲儿”才能被弹开,平常人因为没有练习过太极,不能被她弹开。
上海体育学院的谢老师认为,这种说法有些荒谬,“如果一个练过几年的人都被你弹了出去,那弹不会功夫的人,不是该更轻而易举?”
对于“凌空劲儿”,陈立清太极拳网上一篇名为《剖析“凌空劲”说法的产生根源》的文章中提到,就是在不接触情况下对对手进行发放(击退)。文章认为,出现“凌空劲儿”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高手发招后,对手条件反射躲避,在外人看来还没有接触就将人打退;另一种情况是,引劲落空或引意落空,即徒弟往往在推手过程中对师傅的进攻动作有一个预判,师傅捕捉到徒弟的躲避动作,计算好其逃跑路线,然后跟进,从而击退徒弟。外人看来,像是没打到就将人打飞,神乎其技,但说穿了只是训练熟练后的一种反应。但是,如果推手过程中不属于这两种情况,就出现将人“弹飞”的现象,那只能是配合的结果。
8月31日记者采访闫芳时,闫芳曾让记者扎马步,让她的两个徒弟分别站在记者的两边握住记者的一条腿,然后记者平移身体重心,微微发力,闫芳的两个徒弟即被“弹倒”。然而,记者随后又找了两个普通人重新试验,不管记者如何左右摇晃身体用力,也无法把二人弹开。看来,不是记者突然之间有了“神功”,而是那两个徒弟对记者的发力太“敏感”。
质疑3:徒弟反应咋那么夸张?
太极教师:化力夸张有表演成分
在网上热传的视频中,闫芳的徒弟一接触闫芳的手,浑身便像触电一样颤抖、被“弹开”。有人质疑这是表演,但闫芳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是学生在化力,都是学生的真实反应。
上海体育学院的谢老师表示,他与学生练习推手的过程中,即使学生化他的力也不会像视频中那样如同触电,“化力不是那种样子,太夸张了,有表演的成分。”
编后
一段“神奇”的视频为何没有起到推广国粹的效果,反而引来如此多的质疑,引人深思。
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传承者也需要经过科学、常识的锤炼,经得起公众与专家的考验。科学素养越来越高的公众不可能被悖离常识与科学的“神话”蒙蔽。
这样的事情并非个案。在一道道公众无法理解的光环里,一次次神乎其神的“表演”中,国粹不会招来更多的仰慕者,反而会被质疑与不信任包围。
来源:河北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