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从1982~2002年,城市居民每天主食平均摄入量减少了1/5,随之而来的是肉类脂肪摄入量越来越多和三高患者数量的攀升。其实,主食除了具备果腹的基本功能外,还能提供丰富的营养。那么,如何把普通的粮食吃得更有营养、更有新意呢?不妨看看专家的推荐。
多吃小米防便秘
小米熬粥一直有黄金粥之美称。对于老弱病人和产妇来说,小米是最理想不过的滋补品。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所含有的蛋白质、脂肪、钙等含量都比大米高。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等重量的小米中含铁量比大米高一倍,有利于产妇产后滋阴养血。
专家指出,尽管小米熬粥是非常好的做法,但是,本着五谷要杂吃的原则,可向小米粥中加入诸如土豆、红薯、大枣、莲子、百合等熬制,均衡其营养。另外,由于粥类食品易吸收,导致血糖快速升高,所以患有糖尿病的人在喝粥时需要慎重一些。
大米配薯营养好
白花花的米饭你是不是已经看腻了?那就给它增加点颜色吧。红色的豆子、黑紫色的米、橙色的胡萝卜……只要掺进去,就会营养与扮相兼得。
专家建议,可以将米中加入各种豆类,如红豆、豌豆等,尤其是红豆饭,由于口感好、营养丰富,在日本特别受欢迎;粮薯结合是比较经典的一种搭配,即在大米饭中掺入红薯或芋头,可以增加米饭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减缓淀粉的消化速度;二米饭也是很不错的混吃方式,不管是小米与大米同煮,还是大米和黑米一起做,都能让吃腻了白米饭的你,尝到一点新意。当然,如果能把橙色的胡萝卜、黄色的玉米粒加进去,既会让人觉得色泽诱人,又提供了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抗氧化成分,特别有利于预防眼睛的衰老。专家还特别指出,吃粮食要选择原粮,即只去掉了外壳而未经过度加工的,否则营养将大打折扣。
面食发胖是误区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于是,对于为什么南方人多娇小,北方人多健壮,不少人就会将其原因简单地归结为“馒头比米饭更易使人长肉”。专家表示,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将面粉与大米所产热量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其差别根本不大。
此外,面粉还有优于大米之处。国外有研究显示,馒头中有比大米中多得多的硒、谷胱苷肽,它们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可以缓解心理和生理压力。此外,钙是天然的压力缓解剂,而馒头中钙也比大米多得多。然而,精白面粉毕竟难逃营养单一的弊端。刘方成推荐,可以将精白面粉与大豆粉混合再蒸制成馒头、发糕,其中面粉可占60%~70%,这样不仅能保证口感,又提高了营养。做成包子、饺子等带馅食品,更能体现均衡饮食的优势。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则推荐,无论制作什么面食,都可以用牛奶代替白水来和面,或者直接添加奶粉。牛奶蛋白质能加强面团的筋力,做出来的面条不易断、馒头有弹性、饺子不破皮、面包更蓬松。在发酵面食品当中,牛奶中的大量B族维生素和氨基酸,还能为酵母提供充足的营养,所以发面的效果更佳,面团胀大,香气浓郁。
薏米止疼又降压
吃惯了大米、小米,甚至黑米后,是不是还想再换换新口味?在此向大家推荐,老人及病弱者吃些薏米,它对于高血压有辅助治疗效果。
薏米,也叫薏苡,属于小杂粮的一种,其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尤其是人体必需的铁、锌、锰等微量元素,有上乘的保健食疗功效。此外,薏米仁中所含的薏苡素有解热镇痛和降低血压的作用,薏苡仁油在低浓度时对呼吸、心脏有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有抑制作用,可显著扩大肺血管、改善肺脏的血液循环。而中医理论认为,薏米性寒,入脾肺肾经,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因而,《齐民要术》就曾指出,“米益人心脾,尤宜老病孕产,合糯米为粥、味至美”。
荞麦配着羊肉吃
相比较平时我们吃的面粉,荞麦粉做出的东西总让人觉得不够筋道。然而,荞麦的营养价值可比小麦、大米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荞麦含有比大米、小麦更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含量仅次于燕麦和玉米,所含镁、钾、铁、铜更是大米、小麦的2~3倍。此外,荞麦还含有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等其他谷物不含或少含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其他粮食稀缺的硒,具有有防癌之功效。
专家指出,吃荞面多离不开羊肉,因为荞麦性寒,羊肉性热,如用羊肉作汤,可寒热互补,吃起来鲜香又不易引起胃肠不适。但胃寒的人最好不要吃荞麦,由于荞麦没有延展性和弹性,擀不成面条,蒸不成馍,烙不成饼,所以建议在荞麦面粉中加20%~30%的小麦面粉以增加其弹性。另外,在吃大米、小米时可以适当添加一定量的荞麦米,或用牛奶冲荞麦片,也可以将苦荞粉、小麦面粉、大豆、芝麻加工成熟粉,每天用开水冲着喝,持之以恒,必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