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标准门”越澄越不清。事件的攻守双方,你找个标准说低了,我找个标准说高了,你找个本地协会建议下架,我找个外国机构满满都是好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整个事情,就是农夫山泉放着国家标准不用而用地方标准。至于地方标准,一说是较国家标准宽松,一说则是与国标没啥区别。在此期间,农夫山泉还被指不如自来水水质。乱,太乱了。乱的受害者只能是一个,那就是农夫山泉。其实农夫山泉倒不如抛开七七八八的标准,只说我的水安全即可,搬出更多的标准只会是添乱,因为老百姓可没工夫来细究这个罗生门,不喝不就完了。
到最后,消费者也泄气了,原来最没谱的饮用水的标准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很多没摊上事儿的瓶装饮用水企业,只不过执行的是自家的企业标准,想监督想质疑都没门儿,人家说这是商业秘密。
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中,自然少不了“阴谋论”的市场,有没有江湖黑手,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法分个清楚。但不论有没有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事件本身所折射的社会危机足以让我们关注和深思。事件发展到最后,变成了信任危机:人们不信农夫山泉,也不信报道此事的媒体,不信莫名其妙的北京桶装饮用水销售协会,也不信会念经的外国和尚FDA,认为谁都值得怀疑,谁都有问题。
农夫山泉远远不是三鹿,至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证据直指农夫山泉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损害。对农夫山泉的指责,也仍然是停留在其为什么不用更高的标准来指导自己的生产,而采用较低的标准。较低的标准并不是不合格,而只是合格的较低底线而已。连漂过上万头死猪的黄浦江水都被检测是合格的,农夫山泉的水质还能差到哪去。但农夫山泉作为一个知名的老品牌,公众对其的期待自然不可能是街头作坊企业的标准。
然而,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有一根敏感的神经,那就是“就低不就高”的生产标准,这让消费者对企业天然有种不信任感。乳业因为“就低不就高”的国标迟迟走不出三聚氰胺的危机,备受舆论的诟病。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白酒塑化剂风波,也是因为标准的不统一,对行业的触动不是很大。经过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消费者对于健康无比看重,对于企业的要求水涨船高。现在的问题是,水涨得很快,船有点跟不上,于是总是出现“水亦覆舟”的风险。
我们常说,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各立山头的标准就是神仙,而依标准而行的企业就是那遭殃的小鬼。如果有一个对饮用水产品确立标准和予以监管的统一部门,如果有一个可以被各方接受的有着普遍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存在,那么就能确保整个瓶装水市场上的产品状况信息得到及时公布。企业不会因标准的混乱而在产品安全上各自为政,而消费者也就不会因此而无法判断,避免听风就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