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消息,2013年春节,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质检利剑”食品执法打假“春节”集中行动,从各地查处的案件来看,产品标识欺诈问题较突出,伪造和冒用商品条码成为新问题。
2013年春节,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以酒类、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调味品为重点产品的“质检利剑”食品执法打假“春节”集中行动,严厉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严重质量违法行为。
行动期间,全国质监系统按照统一时间、统一重点产品、统一执法方式的要求,严格检查产品生产过程、标准符合性和标识标注,形成了全国质检联动态势,查获了一批食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据统计,行动期间,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食品执法打假人员42155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0403家次,查处无证生产企业229家,查处食品案件1762起,涉案货值1755万元。
从各地查处的案件来看,比较突出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一是产品标识欺诈问题较突出。涉嫌存在产品标签虚假标注、伪造产地、食品添加剂未按要求标注等违法行为。二是伪造和冒用商品条码成为新问题,一些产品使用未经核准、注册的商品条码,或者违法使用他人商品条码;另外食品生产企业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生产假冒产品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三是制售劣质食品问题依然屡禁不止。有些企业生产的食品微生物、农残和其他污染物等含量超标;一些企业存在掺杂掺假、非法添加或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四是部分地区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条件较差,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下一步,全国质检系统将继续深入推进执法打假工作力度,持续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