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丽丽
与大部分官方机构对茶叶“农残超标”的回应不同,长年从事茶叶经营的王军(化名)有他自己的看法。
王军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农残超标长年以来都是悬在茶产业链上的一颗定时炸弹,其背后反映的是茶农利益与渠道商利益的冲突。”
这颗定时炸弹因为绿色和平组织4月11日和23日的两份报告而被引爆。根据4月11日的报告显示,“ 国内九大品牌茶叶企业的18种茶叶样本全部含有农药残留,少的含有3种农残,多的有17种,总共检出的农药有29种,不少样本检测出违禁农药残留。”
在此之后,多家媒体开始奔赴产茶基地,调查茶农使用农药的状况,而这些调查显示,“虽然一些剧毒农药包括水溶性农药已被国家禁止,但在部分地区这些农药仍然被茶农所使用。”
然而,有意思的是,茶叶“农残超标”问题的源头发生在种植端,但绿色和平组织所“捅出来”的品牌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渠道商,他们并不参与种植,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有“毒”茶叶的板子,到底应该打在谁身上呢?
大部分茶叶品牌自己不种植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茶商十大品牌中,虽然不少属于经营茶叶的世家,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做茶叶连锁的历史,但种茶出身者却很少。”
与时下中国很多产业流行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不同,在茶叶产业上,种植端(茶农)、生产端(茶厂)、渠道端(茶商)更多地仍是各自为政,还没有出现一家“茶叶大鳄”能控制全产业链的情况。
“这暗示了中国茶叶产业依然潜存的巨大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为系统的茶叶质量监督体系留下了隐患。”王军语重心长地说。
王军告诉记者,“这些品牌商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渠道商,他们并不参与种植,只是从茶农手里购买‘茶青’,然后交给工厂生产制作,或者干脆直接从茶厂手里购买茶叶,在购买过程中,他们更多地关注的是茶叶的口感,而不是品质,也不会花太多精力在农残是否超标的问题上。”
著名品牌专家谢付亮表示,“茶叶品牌的基础是产品品质,产品品质是做好茶叶品牌的必要条件,没有好的产品品质做基础,其他所有的工作终究是枉然。”
可是,对于品茶人来说,最直接的要求就是“口感”,所以茶商们理所当然地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这一方面;而对于“农残”问题,虽然心知肚明,但是由于解决起来不但耗费成本,甚至可能会抱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长期以来,“农残”成了行业内部的秘密。
几年以前,记者曾采访过御茶园的老板。他告诉记者,“国内的茶企业大部分都处于分散经营的时代,远不及中国元明清时代茶企业的规模,还只能专注于产业链上的某一个环节。”当时,御茶园的目标是向上游种植领域扩张,以此提升茶叶本身的质量和品质,同时也为其规模化开店铺垫道路。
但茶商要向上游扩张,将会面临两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资金的问题,二是与茶农的合作问题。因为好的茶叶必须要手工采集,因此茶商向上游扩张必须了解茶农的生活方式及生产的特色,尤其要了解茶农的心理及其地区文化。
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茶商十大品牌中,虽然不少属于经营茶叶的世家,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做茶叶连锁的历史,但种茶出身者却很少。”这意味着,茶商要与茶农联手,中间还存在着一道厚厚的屏障。
如果说资金和文化的问题只要努力就有望解决的话,更重要的一个现实阻力是:茶商向上游扩张缺少利益的驱动。因为,渠道商已经占据了产业链条中的绝大部分利润。
据了解,在目前的茶叶产业链上,渠道商最赚钱,占据了绝大部分利润;其次是茶厂,而茶农能获得的收益非常有限,是属于最不赚钱的环节。然而,就是这一环节,直接决定着茶叶的质量和品质。
北京马连道茶城的一位茶商告诉记者,“对于一个中等规模的茶商来说,经营茶叶的利润可以保持在50%~100%之间,而对于那些更大规模的茶商来说,利润率可能会更高。”
“茶商经营的一个重要规则在于,如何以更低的成本购买并加工出口感更好的茶叶。所以,虽然一些茶商购买有检测茶叶农残的仪器,但企业逐利的本性让其关注点并不在于此。”
上述茶商同时告诉记者,“在‘毒茶风波’中,茶商尽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茶叶不好卖,有些茶叶的销量甚至会掉下一半左右,但事实上,茶商的这些损失最终还是会转嫁到茶农身上。”
福建寿宁县北山堂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郑成锦告诉记者,“一斤普通绿茶的价格,从茶农手里收购过来时是5元,茶厂需要6斤原料茶才能加工成1斤市场茶,加上机器、人工及物流费用,以及10元左右的利润,茶厂卖给茶商的价格一般是每斤80元,到茶商手里,茶叶价格还存在一个批发价和零售价,批发价一般在100元左右,而零售价即茶商卖给消费者的价格则可提高到一百五六甚至两三百元不等,中间翻了将近100倍,而在这个过程中,茶农对品质的付出是最多的,但所得最少。”
显然,这极大地考验着“靠天吃饭”的茶农的道德底线,尽管存在国家政策对农药使用的限制,但这种“限制”的约束力和“利益”的驱动力之间,如何实现真正有效的平衡,正成为茶叶产业不容回避的问题。
“农残超标”问题遭遇“冷处理”
在北京一家张一元茶叶连锁店里,经营人员对“农残超标”的问题很是淡漠,而且表示:过段时间消费者就会麻木了。
在绿色和平组织发布有关茶叶品牌“农残超标”的报告之后,这些茶叶产品并没有像当年的三鹿奶粉或双汇瘦肉精事件一样,遭遇到“产品下架,重新检测”的危机,更没有茶叶企业做出像双汇“头头检”一样的举措,比如“片片检”或“克克检”。
相反,4月13日,吴裕泰在官方微博发声明称,经验查公司产品质检报告,茉莉针螺及西湖龙井两款产品质量检验符合国家标准,系合格产品。
天福茗茶则在港交所发布声明,称绿色和平所指的碧螺春及龙井茶的检测结果处于中国内地适用的食品安全规定及标准范围内;八马茶业在官方微博上发布声明表示,公司产品相关检测指标符合国家茶叶卫生标准。
而在北京一家张一元茶叶连锁店里,经营人员对“农残超标”的问题很是淡漠,表示“产品品质一直都如此,现在是媒体炒作,过段时间消费者就会麻木了。”
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除了少部分茶商借机宣传自己茶叶的品质之外,大部分茶商采取了“冷应对”的态度。“新闻上不是都说符合国家标准了吗,茶叶出厂时都有检测,我们都达标了还能怎么办?”有茶商这样反问记者。
的确,在“毒茶风波”肇始之初,就有农业专家及茶流通领域的专家站出来说话,表示“农残不代表有危害”,并将茶叶标准这一争议,最终归结于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会有利益的博弈。
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专家陈宗懋就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茶叶的生产量大于销售量,两者每年平均相差30万吨左右,导致进口国占据优势。欧盟等发达国家是世界上主要的茶叶进口国,他们倾向于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而茶叶的出口国在制定标准时,相对较宽。”
一些学历水平比较高的茶商,也将矛头指向本次“毒茶风波”的肇事者——绿色和平组织,质疑“该组织为何最早只披露了国内茶商的问题,有意忽视了国际茶商的问题?对‘立顿’的披露不过是在压力之下的作秀”等。
从质量达标到国际竞争,茶叶“农残”问题开始跑题,当绿色和平组织引爆的这颗“定时炸弹”的烟幕逐渐灰飞烟灭的时候,关注“农残”问题,对茶商来说,或者对中国茶叶产业来说,到底还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产业链分成模式受质疑
影响茶农主动提高茶叶质量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茶产业链畸形的利益分成格局。
从善意的角度来理解,“毒茶风波”给茶产业界做出了提醒:要提高茶叶质量和品质,最关键的问题是对茶叶的种植、采摘到炒茶、加工乃至物流、销售进行全过程的系统监督。
著名茶叶品牌专家谢付亮表示,“茶叶从种植到成品的过程复杂,不仅涉及种植、茶园管理、采摘、加工、保鲜等众多环节,而且涉及到茶农、采茶工、炒茶工、茶企茶商等难以监管的人群。要保证茶叶质量,我们迫切需要系统的茶叶质量监督体系,同时也需要对‘从业者’管束人心。”
然而,在缺少全行业领军企业的情况下,谁能成为这一体系的建立者呢?与此同时,人心的管束更需要从业者的主动参与,这意味着茶产业需要从种植端构筑提升茶质量的驱动力。
一位茶业经营者就告诉记者,“茶叶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关键和难点都在种植端,这一体系的建立,除了政府的标准引导、舆论监督之外,更重要的是茶产业链从业者尤其是茶业种植端——茶农的主动参与。如果茶农不能从源头上切掉农药残留的问题,茶商的品牌就可能随时因为类似危机事件而受影响。目前,影响茶农主动提高茶叶质量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茶产业链畸形的利益分成格局。”
“对于茶商来说,主要成本在于扩店成本,平均每斤茶叶所分摊到的费用大概在10元左右,但批发价每斤100元的茶叶可以卖到200元甚至300元,茶商能否拿出其收益中的一部分反馈给茶农以提升茶叶的质量,正成为茶叶产业不容回避的问题。”郑成锦建议。
郑成锦同时认为,在提升茶叶质量方面,茶农的付出最大,但所得却最小,这已导致茶农积极性不足。可以说,在“毒茶风波”的背后,反映的恰恰是茶叶产业利益分成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茶商愿不愿意让利给茶农。
相关链接 官方机构最新回应
针对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茶叶品牌“农药残留”报告,国内官方机构最新的回应如下: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翁昆:
该报告存在着许多片面的、错误的结论和信息。只谈检出量,不说限量指标,本身就是一种误导。根据该组织公布的数据,即使按欧盟和日本的限量指标,18种产品中的大部分指标也是符合要求的。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作为植物性食品的茶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污染。但由于茶叶的绝对饮用量较少,相对于绝大多数食品是安全的。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
“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两个概念,该环保组织偷换了概念。不能说茶叶检测出来有农药残留就是不安全的,关键要看是否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协会对《报告》中的检测结果持保留意见。同时,协会严格对照国家标准GB26130-2010《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后发现,此次《报告》中检测的茶叶样品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放心饮用。
我国茶叶界的首位院士、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会议主席陈宗懋:
这份报告将欧盟标准直接套用中国内销产品,检出的这些数据并不能说明什么。
从世界范围来看,茶叶的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欧盟等发达国家是世界上主要的茶叶进口国,他们倾向于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而我国作为茶叶的出口国,制定标准时相对较宽。茶叶出口国在制定茶叶标准时要综合考虑茶叶食用安全和商品出口两个方面。欧盟作为农产品(6.59,-0.10,-1.49%)进口国,制定的许多农药最大残留标准都非常苛刻,其目的是设置壁垒。
因为制定标准的方式和出发点不同,就会出现针对同一项农药的标准相差一百倍的情况,这并不说明我国的标准比欧盟标准要落后。
延伸阅读 投资追捧茶行业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11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披露,我国茶叶种植面积197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茶叶产量147.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农业产值530亿元,居世界第一位。
巨大的市场前景,让嗅觉敏锐的资本机构看好茶业领域的投资,下面是近年与茶叶产业有关的投资事件:
2010年1月 山东日照御青茶业获得LIONFUND(亚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青联投资660万美元的投资。
2010年8月 福建印象大红袍茶业有限公司获得风险投资机构IDG总额达5000万元的投资,这是国内首家由风险投资机构直接投资的茶叶企业。
2011年3月 杭州山地茶业获得浙江天堂硅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期1500万元注资,这是中国绿茶业拿到的首笔风险投资。
2011年10月 山东华夏茶联茶业有限公司获得了深创投、鲁信创投等4家投资机构的联合投资近亿元,成为中国茶行业最大投资。
中国经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