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安动态 >> 浏览文章
长沙岳麓山景区私人会所被叫停 厨房有野生动物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年12月18日    关注度:     【字体:

 近日,有关有人“圈占”湖南长沙岳麓山核心景区一块风景如画的山坳,办起了供富人一掷万金消费的“顶级会所”、场地禁止“任何闲杂人等”进入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

  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宣布,从舆论曝光、调查掌握的一些情况看,“麓山沁园”的确存在一些违规经营问题,责成其立即停业整顿。

  科研基地变“会所”

  岳麓山位于湘江之畔,“麓山沁园”又在山林深处,占地面积约十来亩,像一座仿古江南园林。闻讯入“园”参观的很多长沙市民产生不同的观感。有的市民认为这里有些“奢华”,有的撇撇嘴说“不过如此”,但对于被“私人圈占为豪华私人会所”,则是一边倒地反对。

  岳麓山风景区管理处主任易建华等人透露,“麓山沁园”的建筑物,系在国有原“麓山景区兰花生产基地”的温室、花房、展览曲廊、管理用房等老建筑物基础上“整修”而成。但是,其建设过程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至今仍是个谜。

  “风景名胜区是公共财产,长沙市不久前才宣布岳麓山、橘子洲等风景点对游客免费开放,这里却还有人在岳麓山办‘私人会所’,这不是与政府的要求‘开倒车’吗?”一位市民说。

  管理方对“谢绝”游客道歉

  “麓山沁园”的管理方,是“麓山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李晓梅说,“麓山沁园”今年11月中旬竣工后,先后办过油画展和国画展,眼下在举办岳麓山风景摄影展。

  李晓梅等人坚称,“麓山沁园”经营管理方名字里虽有“麓山会”三字,但开业至今没有做过任何形式的“会员招募”,也没有收过任何人“会费”。至于对外报价每天或每餐万元的两套客房和三个餐饮包厢,只是一个“概念”,启用至今一个多月,没有按照这种价格做过一单生意。

  “麓山沁园”管理方对近一个月来“有些时候”将游客拒之门外、“谢绝参观”表示歉意,承诺对现场管理和服务人员加强培训和教育。

  厨房里确有野生动物

  对于外界反映“麓山沁园”的种种问题,易建华等人说,经现场核查,官方在园内餐厅确实发现有蛇、斑鸠等野生动物,但暂未发现外界曝光经营的“大雁、穿山甲、娃娃鱼等国家保护动物”。易建华表示,对于这一问题,景区和农林执法机关将继续追查,一经查实,将对当事人实施严肃处理。

  而关于客房对外“天价”经营问题,经调取相关营业记录和询问当事人,目前尚未发现“麓山沁园”有经营客房实际行动,一个多月来若干次使用都是提供给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的艺术家作短暂休息。至于发展会员、收取会费等,尚未发现有明确证据,对此还将进一步深入调查。

  政府叫停违规经营活动

  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宣布,从舆论曝光、调查掌握的一些情况看,“麓山沁园”的确存在一些违规经营问题。

  为此,管理局决定采取四条整改措施:一是立即停业整顿。责成湖南麓山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12月16日起,对麓山沁园立即实施停业整顿,确保做到依法依规经营。二是全面对外开放。责成湖南麓山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12月16日起,加快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在确保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早日向广大游客开放。三是切实加强监管。责成麓山景区管理处对该景点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整改到位。四是突出文化主题。将该景点打造成为集生态、旅游、文化于一体的旅游精品景点,确保回归规划定位。

  一些研究公共管理与服务的专家却指出,长沙“岳麓山变会所”事件,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更深层次的社会管理弊端。

  一方面,国内各大城市为普惠民生,相继推出风景名胜区、公园、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免费或者低价参观的政策。但这项惠民政策实施后,一些地方公共财政对景区维护与保养的财政投入却采取差额拨款措施。如此一来,各个景区面对暴增的客流,一方面要维持一支庞大的管理和维护队伍,一方面要支付更多的运行费用,财政资金“养景、养人”捉襟见肘,很多景区只能采取引进资本、合作经营的模式弥补公共投入的缺口,“景点变会所”或者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现象自然应运而生。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34个制售假冒高档白酒团伙被端 查缴万瓶假名酒
下一篇文章:媒体调查称矿物质水多由净化水和食品添加剂制成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