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报滚动新闻 记者 吴光亮 16:15 报道
今日,记者从市质监局获悉,为期三个月的“两节”食品安全整治已正式开始。此次整治行动中,若发现食品企业有违规违法的情况,质监部门将实行责任“连坐”。同时,我市各食品企业的法人代表,今后必须进行相关生产安全责任培训,并进行考试,这将作为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的前置条件。
记者今日从市质监局了解到,此次为期三个月的食品安全整治,将重点对肉制品、酒类、糕点以及腌腊制品等节令食品进行监控抽查。为强化监督力度,若发现食品企业有违规违法的情况,质监部门将实行责任“连坐制”进行惩罚。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连坐制”在欧美已有较为成熟的运用,主要包括主体连坐,即子公司违规连坐集团总公司及其他子公司;行业连坐,即企业违规连坐整个行业;区域连坐,即企业违规连坐整个乡镇、区县等;链条连坐,即企业违规连坐整个生产链;以及产品连坐,即企业某种产品违规连坐其它产品等5种形式。目前,市质监局法规处已经开始制定具体方案,会在乳制品、糕点等行业先行试点。
市质监局局长张宗清介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抓好食品安全的根本,目前,质监部门正在编写《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手册》,要求我市各大食品企业的监管人员、企业法人、质量管理人员必须人手一本,随身携带。质监部门还将主持相应考试,同时,我市即将试行把这一考试与企业能否获得生产许可挂钩,若食品企业相关人员考试不合格以及缺考,将令企业无法获得生产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