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安动态 >> 浏览文章
蟹黄蟹膏并非多多益善 怎样的螃蟹才算好?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年11月07日    关注度:     【字体:

 本报讯 (记者 彭德倩)昨天下午,上海海洋大学主办的蟹文化节在南京东路世纪广场开幕。与此同时,第五届“丰收杯”全国河蟹大赛摆下擂台,来自上海、重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山东等40余家养蟹企业的近千只大闸蟹角逐争胜。江西养殖户选送的一只390.3克的雌蟹获封 “蟹后”;“蟹王”称号则被一只安徽“赶来”的重达616.3克的雄蟹夺得。此外,大赛还评出了“最佳种质奖”、“最佳口感奖” 。

  此次比赛的“评审专家”还包括一台电脑——原来,每只螃蟹出水30秒后,工作人员用电子秤称重、尺子量身长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由上海海洋大学开发的 “中华绒鳌蟹优质蟹评比软件”进行核算统计,判断每只螃蟹的肥满度。接着,7位来自全国的水产专家逐一细看螃蟹的体色、额齿、测齿和背部疣状突起形状等,严格评审。

  上海海洋大学王武教授提出了清水大闸蟹最佳口味的“五星”标准:“肥”,指背厚,背甲壳盖的末端与蟹脐之间的缝隙大,表示肉质饱满、膏脂丰富;“大”,个体硕大,雌三(两)雄四(两);“腥”,具有独特的蟹腥气,蟹味浓郁;“鲜”,味道鲜美,表示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多;“甜”,蟹肉中富含甘氨酸、丙氨酸,口感清甜。

  怎样的螃蟹算好蟹?蟹膏蟹黄越多越好吗?昨天的河蟹大赛现场,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家王武教授释疑解惑。

  选蟹无须“盯牢”阳澄湖

  我国食蟹的历史已有6000多年。历史上,三块湿地出产的河蟹品质最好:古丹阳大泽(苏南、皖南的固城湖、石臼湖、南漪湖)产的“花津蟹”,河北白洋淀湿地产的“胜芳蟹”,以及苏州的“阳澄湖大闸蟹”。如今,古代三大名蟹中仅存阳澄湖蟹一枝独秀。

  王武说,2010年全国河蟹产量接近60万吨,阳澄湖大闸蟹满打满算仅2000吨,占全国产量的3‰。而上海一年的消费量是6万吨,阳澄湖大闸蟹每年供应上海约300吨,占5‰。可以说,上海人吃的大闸蟹,1000只里面只有5只是阳澄湖蟹。

  掐准“六字诀”可选好蟹

  与其纠缠于是不是阳澄湖蟹,不如掐着“算、看、捏、掂、比、翻”的“选蟹六字诀”,在市场上选出更多好蟹。

  “算”是算时令。阴历九月份,寒露以后,雌蟹丰满,蟹黄充实;阴历十月份,立冬前后,雄蟹壮实,脂膏多,肉味鲜甜。“看”是看体色。河蟹甲壳的颜色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统一的。蟹背草绿色或青绿色,腹部磁白色,无锈斑,说明它生活水草丰盛的湖泊中,为上品;蟹背乌黑色,腹部黑色,说明它在无草的池塘中生活,为劣质蟹。

  “捏”是捏蟹脚,蟹脚坚硬结实,表示蟹已长足,反之则否。“掂”是掂轻重,同样大小的个体,体重实,表示丰满;体轻飘,表示尚未长实。“比”,比的是头胸甲后端与腹脐之间缝隙的宽度,宽度大则表示肥满度高,性腺发育好。“翻”即是将蟹腹部朝上,蟹能迅速翻转爬行,说明其反应灵活,体质好。

  蟹黄蟹膏并非多多益善

  市场上不少水产摊也以“膏硬黄多”作为蟹的宣传卖点。其实,蟹黄蟹膏并非多多益善。

  王武首先纠正了“蟹黄就是雌蟹的性腺,蟹膏就是雄蟹的性腺”这一错误说法。其实,被称作蟹黄的是河蟹的肝胰脏,煮熟后为棕黄色,呈浆质状;被称为蟹膏的才是河蟹的性腺,其中,雌蟹蟹膏煮熟后橘红色,呈硬块状;雄蟹煮熟后乳白色,呈胶质状,粘性强。

  苏浙夏季蟹市上被称为“六月黄”的性腺未发育的蟹,其体内只见大量蟹黄而没有蟹膏。当9月份水温下降时,河蟹开始成熟蜕壳,体内性腺逐渐发育。此时蟹黄逐步缩小,蟹膏逐步增大。当蟹黄与蟹膏约各占一半时,色、香、鲜、嫩一应俱全,是品蟹的最佳季节。苏浙的雌蟹此阶段在阴历9月份;雄蟹性腺晚发育一个月,此阶段在阴历10月份,故品蟹有“九雌十雄”的讲究。

  随着性腺进一步发育,到翌年早春,河蟹体内性腺发育完善,蟹膏充满胸腔,而蟹黄体积很小,此时的河蟹已失去鲜味。特别是雌蟹,其卵粒已可以区分,嚼之无味,且具沙粒状感觉,俗称“起沙”,品质大大下降。因此,河蟹的蟹膏并不是越多越好吃。记者 彭德倩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青海西宁一餐馆爆炸顶棚全部坍塌 13人受伤(图)
下一篇文章:东莞取缔59家无证照食品经营单位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