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安动态 >> 浏览文章
假海参令商户不敢进货 中秋海参难上合肥餐桌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年09月14日    关注度:     【字体:

 天气转凉,美味滋补的海参即便在中秋团圆夜,也难进合肥普通市民的家宴席上。前日,济南等地多个海参市场被爆出销售卫生部已明确禁止的“糖干”海参,除了加盐、加糖、加胶已导致添加物超过自重四五倍,甚至还有黑心商人用有毒的火碱来让海参保鲜。昨日,记者探访市场发现,本地海参市场可谓“寂寥”:这厢,造假海参令本地商户不敢进货,那厢,超市干海参则卖出每头78元的惊人高价。

  海参成了市民的儿时回忆

  “小时候,妈妈总会用乌溜溜的海参,碧绿的黄心乌,烩炒白花花的肚条和鹌鹑蛋,那才叫一个色香味俱全”,80后的“合肥土著”王秀云忍不住回忆说,每当那一大碗烩三鲜被端上饭桌时,总是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一家人迅速扫光。只不过,这些年,母亲总抱怨说,买回家的海参烧时总有股怪味道。“想来可能就是一些黑心商人用来保鲜海参的烧碱味”,王秀云说,于是乎,有了几次上当受骗的经验,母亲就很少再从市场上购买海参,那道母亲的拿手菜“烩炒三鲜”也自然淡出了家宴的餐桌。

  “搁在10年前,海参的行情是20多元一斤,其实就不算便宜”,市民许素琴阿姨告诉记者,偶尔到超市里买菜,看到动辄数千元一盒的干海参,肚子里“馋虫”就会立马停止活动,高昂的价格让很多人对海参望而却步。“以前价格没这么高时,买到干海参回家扔进水温六七十度的保温瓶里,等上一整夜,第二天一早就能从瓶胆里取出发好的海参”,许阿姨说,只不过随着不断看涨的海参价格,这一手发海参的绝活也没了用处。

  本地商户多数不愿进海参

  昨日记者在周谷堆海产品批发市场内,寻觅海参的踪影。结果却奇怪地发现,大多本地商户都会小心地避开海参的话题,更少有销售海参的店面。“给老年人祝寿,28元一斤的多宝鱼、中华鲟买回家不是更营养?端上桌子也有面子,干嘛非吃海参?”一位胖子老板不解地询问记者道。

  “好多海参都是药水发出来的,干海参少说也得2000元一斤,买回家又不会处理,一来二去哪里还有人敢买?”据这位商户介绍,由于市面上的海参鱼龙混杂,就连商户也真假难辨。加之媒体不断爆出“火碱海参”、“人造海参”的新闻,人们自然对海参报以“敬而远之”的态度。对于一些诚心购买海参的市民来说,比较靠谱的方法是提前订购。“那么贵的东西,如果没有确定的买主,谁敢大批量进货?”

  连周谷堆海产品市场里也难找的海参,在普通超市又销售得如何?昨日,记者在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海参销售专柜前看到,一种袋中的即食海参每头售价则高达68元和78元不等。最便宜的一盒100头的渤海干海参,售价则在498元整。至于一些用礼盒包装的海参,其身价则飙升至两三千元。

  站在柜台前,记者大致掐算了一下时间,在10分钟内,约有50多名顾客好奇地向海参柜台里张望,却无一人自掏腰包购买。高昂的海参价格,让市民们看的远比买的多。

  糖干海参卫生部明令禁售

  据了解,在济南等地的海鲜市场上,为使海参增大、增重,有人采用“撞缸”方式,即将海参在饱和盐水中煮一遍,浸泡3天至4天后再晒干,这样可以增重20%。连续这样加工四五次,1公斤的海参就能加进1公斤盐,这样1公斤海参就成了2公斤。有的还会采取在加盐海参中再加糖的方式,并且为防止加糖后海参表面发粘的现象,还会再加胶保持手感。

  值得市民注意的是,今年3月,卫生部对海参市场的非正常经营情况曾明确表示:生产经营干海参,应当执行我国有关《干海参》的标准,不允许使用除食盐以外的其他食品添加剂。此后不久,各地工商部门也曾对市场中的加糖海参进行了查处。另据业内人士介绍,人们在购买海参时,大可不必过分追求单头重量的大小,不要看一公斤多少钱,而要着重看一头多少钱,现在3年长成的海参个头不会太大,按目前的成本每头价格至少要在20元以上。

  这厢,造假海参令本地商户不敢进货;那厢,超市干海参卖出每头78元高价。在合肥,记者发现多种因素造成了整个海参市场的疲软。看来,这珍馐美味的海参要想重回市民的餐桌,还有待时日。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北京朝阳昌平全面检查包子铺 香精包子4店被查
下一篇文章:涉假产品专销外地 湖南农业局赴江苏执法受阻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