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
报道组 张伟星 记者 肖国强
本报讯 每个村有食品药品安全员,每个社区都有食品药品安全情报站……临安市探索出了一条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新路。
日前,在临安市龙岗镇杭州临安金源食品厂,工人们正熟练地炒制着山核桃,食品安全员则站在一旁检验督察。“他们严得很!每个星期都要查一次,而且边查边指导。”食品厂老板王金源说,在安全员的督察下,食品厂产品质量越来越好,销售连年上升,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慕名前来。
如今,临安每个行政村都有受过专门培训的公共安全员。他们不光要定期检查村里的小食品店、药品店食品、药品质量好不好,平常谁家有红白喜事要办宴席,也必须到现场指导,确保吃得安全。在城镇,每个社区都建立了由社区居委会干部任站长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报站,并根据住宅分布情况分别聘请一名信息员培训上岗,由他们定期收集汇报各类食品安全隐患等情报,并督促整改。在全市主要的农贸市场、超市,也都设有食品监管员实时监管。
临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黄群介绍说,在社区和农村,食品安全的最大特点就是小而分散,难以监管。为解决这个难题,临安市在原有市级和乡镇两级监管网的基础上,从去年起在全市创建“无食品药品制假销售窝点、无食品药品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无食品药品违法宣传广告、无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为主要内容的食品药品“四无社区(村)”,发动群众加入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来,以此构筑农村和社区食品药品安全防护网。为净化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全市还发动群众对辖区内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举报排查,仅去年就有145家得到整顿提升,12家被取缔。
在临安市,食品药品安全防护网已经覆盖到了社区和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去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