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LOGO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安动态 >> 浏览文章
进口葡萄酒能否搭上降税顺风车?
来源:糖酒快讯    更新时间:2011年03月02日    关注度:     【字体:
 

    中国加入WTO之后,葡萄酒进口税率逐年降低,从而使进口葡萄酒热在中国市场悄然兴起。近日,国税总局官员透露,正在酝酿降低部分商品的进口环节税收。那么,进口葡萄酒能否搭上此班降税顺风车?

    对此,葡萄酒营销专家朱玉增告诉《华夏酒报》记者:“葡萄酒业内人士也在讨论能不能降税这个问题,希望还是有的。”新西兰葡萄酒(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章则向记者表示:“一旦葡萄酒进口税率再次降低,除去已经是最惠国的部分税率,其他进口葡萄酒企业和大部分国内葡萄酒企业都将受其影响。”

    葡萄酒代购受青睐

    如今,网络代购,境外抢购……正逐渐走进中国消费者的视野,这已成为进口葡萄酒消费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据记者了解,海外代购服务商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专业的代购网站,此类商家拥有零售渠道资源以及国际物流资源;另一类为个人代购,此类人群一般依托于境外购物网站或实体店铺,通过C2C平台为中国网购用户提供代购服务。目前,代购网站数量不少,但受政策影响,商品代购价格不断上涨。

    2010年9月1日,海关总署《关于调整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管理措施有关事宜》正式实施。海关对个人邮寄物品免征进口税的额度,从500元降低至50元,对邮递进境物品应缴进口税超过50元人民币的一律按商品价值全额征税。根据新规定,酒类物品邮税的具体税率为50%,按照50元免税额的征收标准,也就是说物品价值超过100元人民币(约折合14.7美元)的进口酒就必须征税。对消费者而言,虽价格上涨,但其对代购的热情却持续上升。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海外代购的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120亿元,较上年涨幅达140%;预计2011年这一规模仍将翻倍增长,达到241亿元。而众多的海外代购产品中,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十大品类里,食品类占据3.20%。

    业内专家表示,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青睐与国内屡次爆出的葡萄酒造假事件不无关系。从2007年河南省民权县葡萄酒厂“三精一水”勾兑葡萄酒到2010年末昌黎造假曝光,这些曝光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到曝光葡萄酒企业和其所在产区的发展,更给国产葡萄酒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虽然政府一再表示要保证中国老百姓的食品安全,但很多消费者在经历了多次的葡萄酒质量问题之后,开始选择相信国外的葡萄酒标准。他们发现,进口葡萄酒品质上有保证,代购价格也不贵,甚至比国产葡萄酒还便宜。

    也就是说,部分消费者最初选择海外代购的原因并非价格因素,而是在国内葡萄酒市场安全问题频发的影响下,对国产葡萄酒态度谨慎,从而偏向于国外品牌葡萄酒。而拉菲等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高端酒在中国市场的“一酒难求”,也让部分消费者愿意通过海外代购来购买高档进口酒。

    另外,吴章向记者解释说,部分进口酒价格虚浮,也是消费者放弃国内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2月初,一条名为“一瓶法国干红在中国的升值之路”的微博引发了网上的激烈讨论。

    这条微博算了一笔账:“一瓶出厂价仅为0.79欧元的梅洛V.D.P级干红,加上保险费、运费约0.94欧元,合人民币9.4元。综合税率48%,含税价为13.94元;清关、查验等费用约1.5元,标签费1元,以上共计约16.4元。到经销商价格约乘以3,即49.2元/瓶。到商场超市,加上进场费、条码费、配送费、佣金、促销费、宣传费等,零售价变成380元。”这条微博发出24小时内,就被网友转发了5000多次,评论也超过1000多条。对于进口葡萄酒利润有多高,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很多消费者当即表示:进口葡萄酒太暴利,中国消费者都被坑了!无论这条微博的数据是否准确,市场上进口葡萄酒价格虚浮的现象确实存在。

    葡萄酒专家郭松泉在跟记者谈及此事时肯定地说:“在进口葡萄酒出现海外代购现象的各种原因里,价格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记者在淘宝网搜索“代购”一词,零食/坚果/茶叶/特产分类中会出现“进口葡萄酒”专区。一家专营各类进口商品及红酒相关的贸易行内,标明为澳洲代购的penfolds bin389 螺旋盖特价390元/瓶,两天就卖出了13瓶,法国波尔多拉菲传奇LENGENDE BORDEAUX2009只售120元/瓶。

    买家leozhang向记者表示:“价格比市场上便宜不少,而且卖家又能出示产品在当地的购物小票和防伪标志,为什么不买?”

    税率调整利大于弊

    2010年年底,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宣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我国进出口关税税目税率将进行部分调整。而最近又有国税总局官员透露,国税总局目前正在酝酿降低部分商品的进口环节税收,将对进口消费税进行重点调整,进口关税有望进一步降低。

    “但我怀疑其真正推行的可能性。”郭松泉分析说。目前,确实存在很多消费者代购进口葡萄酒的现象,但也并不是全部。降低进口税防止税收流失或有一定可能性,但是按照以往的惯例,如果不是因为世贸相关贸易协定需要中国降低葡萄酒进口税的话,主动下降税率的可能性似乎不太大。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降税承诺已于2010年全部履行完毕,财政部也表示2011年最惠国税率维持不变。

    对进口商品收税,无论是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还是进口关税,确实都属于国际惯例,为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护本土产业和企业。但给进口商品松绑,降低甚至取消相关税收,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大势所趋,为的是真正实现自由贸易、公平竞争。

    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凯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关税的高低,一直存在争议。很多人认为低关税或零关税会对本国企业造成重大冲击,会摧毁民族工业。基于这一理由,中国以前都是采用高关税的政策,试图保护本国的企业。

    但是,“堵不如疏”,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研究室主任赵萍认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都需重新调整。越是逆向思维层层设防,漏洞只会越堵越多,并迫使更多民众变着法子为买到进口产品避税。针对海外代购这一现象,与其避开事实,盲目调整个人邮寄物品免征进口税的额度,不如直接降低进口关税,使国外产品更方便地进入国内销售,降低人们避税的动机,降低人们消费国外产品的成本,吸引消费向国内转回,增加内需,繁荣本国市场。

    赵萍还表示,当前中国正处于由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过度的阶段,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国家的政策也应适时调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化水平的提高,国内的产品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与国外消费者平等享受商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降低进口税收,使得进口商品与国货站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在赵萍看来这对国内产业利大于弊。这有利于促进国内企业提高自身研发能力,而不是保护其垄断。全球规模最大的葡萄酒与烈酒贸易展Vinexpo海外主席Dominique Dubreui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免税放开一旦实施,总体上利好整个行业。

    朱玉增告诉记者:“降税对国产葡萄酒来说并不是引狼入室,其实是与狼共舞。降税之后国产葡萄酒会尽量保住中低端市场,并更加努力开拓高端品牌,这样的压力对国产葡萄酒总体来说是一件好事。”

    “假如正规渠道进口葡萄酒价格基本等同甚至更低于代购葡萄酒的价格,相信消费者都会青睐于更方便、更直接的正规渠道。如果葡萄酒的进口关税能够进一步下调,这对进口葡萄酒企业将是大利好。一方面便宜的价格将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另一方面也利于他们在商超渠道和专门店渠道的延展。”吴章向表示:“不过,这也必然会对国内葡萄酒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可以说,实施新一轮的税率调整,不仅是抑制人们在境外抢购、代购商品,减少税收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但究竟进口葡萄酒是否能搭上此班顺风车?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央视两会征集如何加大整顿食品药品安全
下一篇文章:广西柳州今年食品安全监管重心将下移到农村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