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从省质监局获悉:两年来,全省质监系统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不断加大力度,成效突出,共有302户企业因违法生产、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被撤销食品生产许可证335张,使影响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非法生产加工行为得到有效治理。
为使整顿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全省各级质监部门成立了食品质量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食品生产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主要整顿目标和整治重点,将企业资质变化、采购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食品出厂检验等15个方面的内容细化为76个检查项目,对企业进行逐户监督检查。据统计,两年中,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6300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15800多户次,每户企业平均检查4次以上、重点企业达到8次以上。为了推动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乳制品等重点产品的整顿取得预期效果,由市州局领导挂帅组成40个审核组,对全省乳制品生产企业、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和酱醋生产企业等问题突出的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保持法定生产条件审核。
省质监局还先后两次派出17个由有关专家组成的检查组深入14个市州和部分县区局指导工作,并深入企业进行现场会诊,帮助整改。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企业还被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同时,帮助745户食品企业完善了管理制度、督促464户企业进行整改。
为了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省、市两级质监部门多方筹集资金添置检验设备284台(套),使检验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为了严把市场准入关口,提高食品生产许可工作质量,推行了市州局之间的交叉审查工作措施。2009年以来,共对257户企业进行了许可交叉审查。 (甘肃日报 记者牛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