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LOGO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安动态 >> 浏览文章
“死猪肉”冒充羊肉销售 下锅一煮满屋臭味
来源:食品科技网    更新时间:2010年11月15日    关注度:     【字体:
 

  刚买的“羊肉”下锅一煮竟然满屋臭味,经仔细辨认原来是小猪肉冒充的。黑心摊贩为了让假羊肉从外观上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对小猪的蹄子进行了精心细致的修剪,一番“化妆”之后,一些市民还真上了当。11月14日上午,四方区工商分局水清沟工商所执法人员,经过两天的蹲点守候,终于将正在出售假羊肉的小贩当场抓住。14日下午,执法人员将查获的小死猪肉全部填埋销毁,目前此事还在处理当中。

  投诉:羊肉下锅咋会臭烘烘

  “这羊肉明明是早晨买的,买的时候闻着也没异味,到家就下锅煮了,咋还会发臭呢?”11月11日,市民柳先生端着一碗煮熟的羊肉来到水清沟工商所投诉。

  据柳先生讲,羊肉是他在水清沟附近一处早市上购买的,“是个推着板车的商贩,说是新鲜的羔羊肉,我还仔细看了蹄子,确实是羊,咋还有股怪味呢?”柳先生称,他平时喜欢吃羊肉,一般羊肉煮熟了都有一股膻味儿,但这次的羊肉出锅后就是一股内脏腐败的臭味,“弄得满屋里都臭。”

  埋伏:蹲点两天等到黑肉贩

  经过执法人员鉴定,这些肉的纤维并不像羊肉,初步怀疑是猪肉。但由于柳先生把肉剁了之后又炖了,所以很难从外观上确定是什么肉,只有找到卖肉的商贩才能弄清真相。

  11月12日下午和13日上午,执法人员根据柳先生提供的线索,在其购买羊肉的地点连续埋伏了两天,但只发现这里有一些叫卖水果蔬菜的游商浮贩,却不见有卖肉者。14日上午,执法人员一上班就着便装在水清沟一带巡查,突然在水清沟附近的一条小路上看到,一圈顾客将一个肉摊围得严严实实,里面隐隐传来商贩的声音“3斤半,55元钱吧”。执法人员迅速上前,只见中间是一名30岁出头的男子,正吆喝收钱过秤,地上铺着一块木板,放着三四爿“羊肉”,还有两把剔骨刀,身后的板车上盖着帆布。

  执法人员观察后立刻亮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并要求该男子出示相关的检验检疫证明。男子一下子慌了,先是说“在车上,我找找”,又说“没带检验检疫证”,最后只得承认“没有证明”。

  经柳先生辨认,这就是他买到“发臭羊肉”的那个摊贩。执法人员当场扣留了所有的肉,以及该商贩全部的经营工具,将商贩带回工商所询问。本栏文/ 图 记者 王媛 通讯员 胡召海

  真相:“羊肉”是2元一斤收来的死猪

  在工商所,商贩称他的“羊肉”卖16元一斤,时间再晚一点还可以降到15元到14元一斤。但市面上的羊肉价格都在20多元,价格悬殊之下肯定有猫腻。

  经过再三审问,商贩最终开口交代了事实。原来,这个季节冷空气多袭,农村养猪户经常有小猪病死,“去他们那里收小死猪,2元到3元一斤,当羊肉卖,比市面羊肉便宜,卖得挺好。”

  商贩交代,这些小死猪的蹄子也是经过了修剪的。先把后面两趾剁掉,然后将蹄子、踝关节、腿骨处的皮剥掉,只剩下骨膜,小猪腿就跟羊腿一样细了。另外,截面也要磨成羊蹄子的样子。因为猪蹄子的趾是尖的,而羊蹄子的趾底面是平的,还要将趾底面磨平。经过一系列加工,仅仅从蹄子和腿上就足以以假乱真。

  至于柳先生反映的肉有臭味,则是因为商贩是隔几天才去收小死猪,有些小猪死掉后未及时开膛,导致内脏腐败。

  ■行家

  蹄子能修剪脊骨难造假

  “蹄子可以作假,脊骨可做不了假,可以从脊骨上来辨认。”经营排骨米饭生意的市民赵哲告诉记者,由于他常年进购大量优质的猪脊骨,对羊脊骨跟猪脊骨的区别是了如指掌。

  赵哲说,就算是小猪,猪肉的纤维也会比羊肉粗,而且猪的肋条比羊的肋条要粗大一些。小猪的每节脊椎骨比羊脊椎骨要短而粗,尤其是脖子骨,比羊的短很多。即使是小猪,肉间的脂肪层也会明显比羊肉肥厚,且新鲜的生猪肉、生脊骨没有任何异味。

  “一般卖这种死猪肉的都是游商浮贩,流动性大,而且每次进货量也不大,市民一定要小心。”工商执法人员提醒市民,在购买羊肉时,千万不要贪图便宜,最好去正规超市的羊肉柜台购买。如果发现有可疑的“羊肉”,可以拨打12315向工商部门举报。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青岛将建地沟油检测实验室保障市民吃油安全
下一篇文章:“果糖”冒充蜂蜜已成行业公开的秘密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