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LOGO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安动态 >> 浏览文章
石家庄市寻踪“塑料膜笼布馒头”
来源:河北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0年09月21日    关注度:     【字体:

  9月6日,有关安平县城多家馒头坊使用塑料薄膜当笼布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多位读者致电称,此事绝不是安平一地,省会石家庄及其他地方都有用塑料薄膜甚至编织袋当笼布的行为,他们对此表示忧虑,希望记者继续深入关注此事,对“塑料薄膜当笼布是否有毒”一事进行调查澄清,还大家一份心安。

  绿蒸笼外飘着白花花的塑料膜

  根据读者线索,9月14日,记者驱车前往元氏县一探究竟。“绿杰馒头主食”生产厂区位于元氏县城区东部。一进院子,就看见几辆车身印着“绿杰馒头,放心馒头”字样的配送卡车停在院内,前来批发和购买馒头的市民或用三轮或骑电动车,驮着不同数量的一袋袋馒头正要离去。据悉,作为县城最大的馒头企业,绿杰每天的产量都在数吨以上。不仅元氏县城销售的馒头全是绿杰,而且,随着农村蒸馒头的家庭越来越少,绿杰馒头已经直销到全县的200多个村庄。

  记者声称家里有人娶亲,需用大量馒头,想进入车间看看环境。正欲进入蒸笼前,一位工作人员伸手将记者拦住。但隔着透明的玻璃窗,记者看见,在刚下过馒头的一撂比人还高的十几层空蒸屉外,一位女工正手持器具清理笼屉,而笼屉外侧飘着的一片片白花花的东西,正是塑料薄膜。为了亲眼看到塑料膜铺上笼屉的全过程,记者一行随后又来到另一个车间察看情况。听说记者“想看看馒头生产过程”,一位男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能进去。要看,可以通过视频监控看。”据线索人讲,在元氏,绿杰是一家管理规范、也很有信誉的企业,其所有的面粉、加工应该都没有问题,主要是用塑料薄膜当铺笼布这个环节令人疑惑。在视频监控中,记者清晰地看到了馒头在一个流水线上生成的过程,这印证了知情人所说的“管理规范”一说。当然,通过视频监控,记者也清楚地看到了塑料薄膜成为馒头身下之物的全过程。

  离开绿杰生产车间,记者在元氏街头看到,每隔二三百米就有一个绿杰主食销售点,每个销售点都打着统一的招牌与标志。可见,在元氏,绿杰主食已经与元氏每一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绿“我们现在铺的是一种纸”

  记者在元氏绿杰馒头车间采访时,一位男性工作人员听说记者特地从石家庄赶到元氏买馒头,就说:“你可就近在石家庄买。我们在学苑路也有一家分厂,规模比元氏县城的还大。”

  为了进一步察访绿杰馒头在石家庄市区是否使用塑料薄膜当笼布,记者一行当天又来到位于石家庄东开发区的绿杰馒头第五车间。

  这是一个新兴的生产厂区,生产建设场景与元氏车间基本相同,厂区的墙上刷着巨大的“做放心馒头”的宣传语。记者暗访期间,不断有居民进入厂区的销售车间购买馒头,但大部分的销量仍是批发。

  在一间宽阔的办公室里,记者以“家里老人对报纸上登的馒头铺塑料膜当笼布有疑虑”为由,想看看这里的馒头是否也铺塑料膜。接待记者的工作人员说:“我们不铺膜,我们现在铺的是一种纸。”当记者问“何时开始用纸,是否用过塑料膜”时,这位工作人员只是强调“我们用的是纸”。为了证实此事,她特地从厨房搬来一屉还未捡拾的馒头,记者看到,这些刚出锅的新鲜馒头,下面铺的果然是一层颜色微黄的纸。

  但记者从一位车间工人口中得知,绿杰笼布从塑料薄膜到换成纸质蒸膜,也只是几天前的事儿。

  负责人王树强:我们已经更换了笼布

  同一生产厂家,却使用着两种不同的笼布材料,而且这种更换也只是近几日,这让记者不禁猜测,这是否与本报关于安平的报道有关。记者打通了绿杰馒头负责人王树强的电话,在电话里,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业内人士,他们对本报的报道很关注,作为一家正在发展壮大的馒头企业,他愿意就有关情况与记者交流畅谈。以下是记者与王树强的对话。

  记者:你们元氏车间里用的笼布是塑料薄膜吗?

  王树强:曾经是,现在不是了。你们去的当天,我们就正在换。

  记者:为什么换了?跟本报报道有关吗?

  王树强:确实有关。那天报纸登出后,就有朋友打电话问我,报纸上登了安平用塑料膜当笼布的事,说有害,你们的情况跟他们一样吗?我立刻感觉到了此事的严重性。我是2004年、2005年开始做馒头的,刚开始用的是棉布笼布,但每蒸一次都要洗,很麻烦。后来也尝试过在笼上刷油的办法,感觉也不是太好。后来,我们到其他地方学习,听说别人用的是这种铺塑料膜的办法,回来试验后感觉很好,就使用了。但塑料膜分很多种,我们用的绝对是好的,可以用作食品包装的,我也听说,有的小作坊用那种农膜,但我们绝不敢用那种。

  无论有没有毒,这次报纸刊登过后,我感觉我们必须要换。我上网搜了一下,得知郑州曾经也出过这种塑料薄膜事件,郑州一家食品企业改用的是一种蒸膜纸,这家公司我们以前就接触过,经联系,最近也买到了这种蒸膜纸,纸一般是木质的,无毒无害,但确实成本很高,现在经过实验,还不错,就是用过两三次就坏了,但我们准备全部改用这种纸膜。

  我做这个企业不容易。目前,在省会市场上,我们每天的产量是几十吨。馒头是人们每天必吃的东西,但市场上80%-90%还主要依靠小作坊,这种小作坊把原材料、发酵、蒸汽浓缩在一间屋子里,有的作坊既做馒头又住人,卫生环境很差。我们的目标是做放心馒头,提出的口号是“让真正重视健康的人更健康”“为石家庄人做最好吃的馒头”。我们现在在元氏县城有20多个配送点,我是当一个事业来做。当初省级报纸和市级报纸都报道过我们的故事,所以,这次“塑料膜笼布”事件登报之后,我们是非常重视的。也希望借你们这个报道给市民一个说明:我们不会再用塑料膜了。

  记者暗访省会街头仍有“塑料薄膜笼布”

  除了读者提到的绿杰主食之外,石家庄其他主食的笼布用的是什么呢?记者在省会街头也进行了走访。

  在槐中路上一家“盛×隆”主食店前,一屉屉的馒头撂得层层叠叠等待着买主,不断有顾客前来购买各种主食类产品。记者注意到,这里的白面馒头整齐地排列在一层层的不锈钢蒸笼里,下面没有铺膜,但是另一摞蒸屉里的杂面馒头,“身下”都铺着一种透明的塑料薄膜,馒头捡拾之后,经过水蒸气的“洗礼”,一片片的薄膜已变得柔皱。当记者问这种薄膜是否有害时,卖馒头的女子摇头表示不知。

  在一家“家家惠”馒头代销点,针对记者是否“用塑料膜当笼布”的提问,这位销售阿姨打开一屉糖包说:“你看,下面的钢眼这么明显,我们不铺膜,我们是刷油的。”

  在省会煤机街一家馒头作坊,记者询问工作人员是否使用过塑料膜,工作人员说,他没用,但听说裕东市场就有人在用。

  省质监局是否分解有害物质需进一步检测

  元氏县的甄姓读者在给本报的电话中说:“在都市报上看到馒头消息后,我到超市特地看了看那些塑料薄膜,看到有的薄膜怕油,有的怕热,塑料薄膜到底分哪几种?哪种可用于食用环境?可用于食物的薄膜,在高温蒸煮条件下(主要是水蒸气),是否会分解有毒物质?希望你们能走访一下有关部门,化解一下我心中的这个疑虑。”

  记者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采访了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的崔晓彬工程师,得到的回复是:塑料薄膜种类很多,按照材质分类主要有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聚酯薄膜,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用到的是前三种。这些材质的薄膜只要达到国家标准对用于食品包装用产品的相应规定就可以用做食品包装。

  国家标准对一般聚乙烯薄膜的蒸发残渣检测条件为(60℃,2小时),对耐蒸煮的复合膜的检测条件最高为(145℃,30分钟)。对于用于食物包装的薄膜,是否会在高温蒸煮条件下分解出有害物质,尤其是在制作馒头中当做笼布,是否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需要进一步检测。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商贩销售冒牌“舒肤佳”香皂被罚5000元
下一篇文章:武汉药监局归牌蜂胶磷脂软胶囊广告严重违法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