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在网上通报了2010年上半年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结果,不合格产品的问题绝大多数出在粗蛋白指标。
据悉,上半年我国共检查饲料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和养殖场户6706个次,其中抽检商品饲料4141批次,产品合格率93.43%,同比提高2.96个百分点。监测发现,粗蛋白指标不合格问题突出。上半年抽检不合格的135批次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产品中,粗蛋白指标不合格的有132批次,占不合格产品的97.78%,同比上升11.80个百分点,粗蛋白指标不合格仍是影响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产品质量的最主要原因。
饲料卫生指标检测中,在2794批次饲料样品中检测重金属铅,超标率0.21%;在1793批次饲料样品中检测重金属镉,超标率0.17%;在266批次鱼粉中检测重金属铬,超标率5.26%;在2586批次样品中检测沙门氏菌,检出率0.27%;在2320批次饲料样品中检测黄曲霉毒素B1,超标率0.56%。
在违禁药物和违禁添加物检测中,从4533个饲料生产、经营单位和养殖场户抽检各类饲料样品4894批次。其中,检测孔雀石绿与隐性孔雀石绿1481批次,检出孔雀石绿5批次、隐性孔雀石绿7批次,检出率分别为0.34%和0.47%。检测氯霉素1340批次,检出1批次,检出率0.07%。检测蛋白饲料原料中三聚氰胺1024批次,检出1批次,检出率0.10%。抽检肉牛养殖场户的肉牛尿液526批次,检出1批次盐酸克伦特罗,检出率0.19%。
通报要求各省畜牧饲料主管部门组织市、县畜牧饲料管理部门对通报中的违法企业和不合格产品进行严肃查处,并于9月15日前将查处结果报农业部畜牧业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