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LOGO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安动态 >> 浏览文章
“毒五常米”超市拆散了零卖?
来源:扬子晚报    更新时间:2010年08月24日    关注度:     【字体:
 

  常州一超市内惊现“五常米”,而且“只供”散装销售,这一幕场景恰巧被一位有心市民用手机捕捉到。昨日,这位市民将其拍到的照片公布在当地论坛后引起不小的轰动,一时间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走访了被网曝的超市,进行了一番调查。

  惊曝:网帖称“毒大米”被超市拆散卖

  昨日,在常州当地一论坛上出现一则名为《毒大米就这样被人吃了,大家看后一定要注意!》的帖子。发帖人“whobelongs”称,前些天晚饭后,他去某超市白云店想买些水果吃,竟然看到了该超市员工将印有“五常”字样的大米,倒入散装销售的储米柜内。发现这一幕后,他赶紧拿手机捕捉下来。随后,他专门到出售大米的货架区查看,货架上竟然没发现一包“五常大米”。而早前,他就曾听闻“黑龙江五常大米”出了问题。于是,他认为,超市把“毒大米”藏在仓库内“零售”给大众。同时,提醒大伙切勿购买。

  据了解,7月12日,央视《消费主张》播出了《五常“香”米如此“调和”》的节目,报道了西北地区最大的粮油批发市场“西安粮油批发市场”销售的“五常米”,都是陕西西安一些厂家用加香精的办法,让普通大米变身为“五常香米”的,即“杂牌米+香精”熏制而成。而2009年,国家卫生部发布公告,米等粮食不得生加工过程中添加香精、香料。但这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大米行业的“暴利”,将公告视为“一纸空文”。

  报道出来后,西安市质监部门在对21家米业加工企业的清查当中,发现生产加工并标识五常大米的企业16家,涉嫌伪造产地的大米为58.6吨。遭大规模假冒的五常大米由此见弃于市场。北京、西安、沈阳、成都、杭州等二十多个主要城市的超市、商场,将超过400吨的“五常大米”下架。

  辩称:“工商上午查了‘没问题’”

  那么,“被网曝”出现在常州某超市内的“五常米”是否存在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网友提及的超市。通过观察员工夏季的着装发现,确实与曝光照片上服饰一致,就连零售区的米柜都一模一样。

  在出售大米的货架区查看后,记者没有发现袋装的“五常米”在销售,而在零售区内,从米柜上大米标签来看,标签只标明了是东北大米,售价4.6元/公斤。随后,记者找到该超市刘店长,核实关于“他们超市将‘五常米’零售”一事。

  “上午工商所的人已经来过了,对这事很重视,但查下来根本‘没有问题’。”他告诉记者,他上周末刚刚来这里上任,对销售情况还不是很清楚,但上午一听闻有“五常米”销售,就配合工商进行了一番彻查,不过根本没有发现网友曝光的“五常米”。

  他还强调,照片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里面的米柜,员工服式等都是超市里的,只不过网友写的是“前些天”,时间上不确定。有可能是早期拍摄下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天,超市肯定没有销售过“五常米”。具体之前有没有销售,他回头还要再去联系之前的店长了解情况。

  随后,他主动带领记者前往超市仓库查看,记者的确没有发现“五常米”。刘店长又说,来他们店买米的人实际上平时并不多,像仓库内和米柜上的存量都很小,因而超市不会为了“那么点效益砸了自己的招牌”。

  怪事:工商先称已封存后又称“没看清”

  超市方的说法是否属实?记者随后去了常州五星工商所核实。据五星工商所一位副所长介绍,上午他们发现这件事情后,立刻前往超市进行摸排,在超市仓库内发现,确实有印有“黑龙江五常”字样的大米,“有数十袋,好几百斤。”

  发现后,工商部门找超市方了解情况,一位姓刘的店长告诉他们,这批大米都是总店配送到店里销售的,而总店都是从正规的渠道进货的。可当工商部门要求其提供进货凭证时,超市方解释说,这些凭证都在总店,需要去拿的。

  由于没有看到超市方口中销售米商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购买发票及食品检测报告”,也就没有证据能证明这批米没有问题。因此,工商部门要求超市方对“五常米”进行封存处理并撤柜停止销售,做进一步处理。

  可是,就在记者傍晚截止发稿时,工商部门突然“变口”,该副所长致电记者说:“出了点小问题。”据他讲,上午他也没看仔细到底是不是“五常米”,只是根据网络上的情况去调查。而超市方当时也没搞清楚,“报了个数字”,就要求他们停售了。等下午超市“弄清了”,对工商部门表示,超市一直卖的是“辽宁的米”,并称从未销售过“五常米”。

  记者追问该副所长,“照片一事如何解释?”副所长表示,对于网友通过网络曝光的事情,他们发现了,便会积极主动地去查。他最后建议这位“掌握证据的网友”拨打12315直接投诉。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老字号餐桌拒绝消毒餐具专家呼吁建立行业国标
下一篇文章:抽检197家企业 成都未发现问题奶粉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