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村食品经营者的进货渠道复杂,无证无照经营、走街串巷销售食品和消费纠纷现象时有发生。去年以来,广西岑溪市工商局积极探索农村食品监管新模式,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编织了食品安全两道防线(即:供应网、监管网), 进一步规范了农村食品市场秩序,有效地维护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目前,该两道防线已发挥了积极作用并突见成效。
发挥食品龙头企业作用,编织食品安全“供应网”。一是积极与地方商贸局密切配合,联合下发了《关于对农村食品市场进行整治规范的通知》,共同做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即由市内信誉较好的食品龙头企业负责对乡镇的食品经营户实行食品配送,形成以城市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食品现代流通体系,有效提高了食品质量监管效率,保证了流通到农村的食品质量。二是利用该局的信息资源向龙头企业乡村推荐符合条件的食品示范户。为此,该局下发了《关于推荐村级农家店名单的通知》,为龙头企业寻找加盟店提供快速、便捷服务。目前,该局与经贸部门、龙头企业密切协作,全部行政村建立了食品经营示范户。初步形成了以市级配送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现代食品流通供应网络。目前,岑溪市食品安全供应网已覆盖了90 %以上的行政村。
发挥工商所职能作用,编织食品安全“监管网”。一是实施“两图一书”的管理模式。各工商所严格按照广西岑溪市工商局制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实行了“两图一书”的监管模式,将《工商所辖区食品经营布局图》、《监管人员责任区分布图》上墙,市局、工商所、食品经营户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工商所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辖区内食品安全责任。二是加强日常市场巡查,实行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工商所结合市场巡查,将本辖区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经济户口管理,建立和完善食品经营主体注册登记电子档案和经济户口数据库,对本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一户一账一卡”制度,并按照“分片管理、责任到人、延伸到户”的原则,制定了《食品市场巡查制度》,要求工商所要全面掌握辖区内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完善信息化监管。要求每个巡查组的监管人员手中拥有一份食品经营主体的经济户口档案目录,并根据市场巡查抽检、经营户回访、经营者诚信守法状况等综合情况将食品经营主体划分为A、B、C、D四类,对C、D两类食品经营主体实行重点监管。对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违法经营的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严肃查处。四是完善食品快速检测。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检测设备使用效率,规范流通环节食品快速检测工作,该局制订了以“统一时间、统一设备、统一项目、统一方法、统一上报、统一公布、统一考核、统一培训”为内容的流通环节食品快速检测“八统一”工作制度,全天侯开展食品快速检测工作,实现了食品快速检测工作从城市普及到乡村,全面有效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农村市场。去年以来,该市各级工商部门利用食品快速检测设备共抽检了吊白块、硼砂、农药残留等10多个检测项目,抽检的样品包括有蔬菜、肉类、干杂、水产品、豆制品等十几个品种共600多个,均全部合格。
据悉,目前该市已经100%的行政村建立了“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100%农村食品经营户落实了四项制度(即进货查验制度、销货登记台帐制度、不合格商品下架制度、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今年以来,该市实现了农村食品安全“零”投诉和没有任何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覃东章 梁宣之 李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