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LOGO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安动态 >> 浏览文章
滴滴涕等农药或成禁药 食品有望远离四大毒王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4月15日    关注度:     【字体:
 由于5年豁免期将于今年到期,滴滴涕、氯丹、灭蚁灵、六氯苯这四种高毒农药有望从今年5月1日起,在我国彻底“出局”。记者昨天从国家环保部门了解到,作为《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履约方之一,我国将逐步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而剧毒农药遭禁,仅仅是一个开端。

  4大高毒农药或将彻底出局

  2009年5月,这对于滴滴涕、氯丹、灭蚁灵以及六氯苯这四种高毒农药来说,将可能成为一个“大限”。任何形式的使用、销售或者进出口这些农药的行为,都将被视为非法。

  2001年5月22日,旨在对有毒化学品采取优先控制行动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在瑞典获得通过。2004年,我国也正式签署了该《公约》,作为缔约方之一,我国承诺将淘汰这些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

  然而,由于长久以来,滴滴涕、氯丹、灭蚁灵以及六氯苯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对其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为此,2004年我国提出对这些农药使用的特定豁免,以滴滴涕为例,豁免期将到今年5月为止。“按程序,在豁免到期之后,中国仍然有机会重新申请豁免。但考虑到我国削减、控制和淘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作进展顺利,因此从今年5月1日开始,借助相关部门的联合发文,这4种高毒农用杀虫剂有望被彻底剔除出局。”日前,国家环境保护部的一位官员如此表达。不过何时会出台这一文件,目前暂无具体时间表。

  1年施药10年毒性不散

  滴滴涕,又名DDT;六氯苯,又叫六六粉,或六六六——提到这些俗名,几乎家喻户晓。这些高毒农药为何过去曾得到广泛应用?专家表示,这其实正与它们的毒性成分有关。“如果跟你说,有一种农药,第一年洒在田里使用之后,接下来的10年甚至几十年里它的毒性依然存在,你一定不会接受。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药能显著起到杀虫作用,可以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务农者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使用。”上海农肥行业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他所说的这种农药,就是滴滴涕。

  毒性强、见效快,而且生产量大成本低,这是滴滴涕能使用至今的核心原因。最初人们没有意识到它有如此大的杀伤力,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有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在食用了具有滴滴涕残留的粮食之后,会出现头痛、眩晕、恶心,严重者甚至昏迷、死亡,才意识到,相对于强效的杀虫作用,保护生命更为重要。“和滴滴涕类似,氯丹、灭蚁灵以及六氯苯这些农药的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化学成分相当稳定,难以分解。谁也不知道它们在土地里会残留多长时间。而且,当环境里四处残留这些农药的踪影,人们便会逐渐对粮食安全失去信心。”这位专家说。

  “替代产品”也需警惕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禁令未正式出台,但现实中这些高毒农药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在本地市场上,这些农药早就没有生存空间了。”上海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药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发文禁止生产滴滴涕、氯丹、六氯苯这几种农药后,上海农户对其的使用量已越来越少。随着人们深刻了解它们的毒性,加上此后替代产品大量出现,高毒农药几无市场。尽管目前仍有一些地下工厂仍在生产、销售这些农药,但显然生命力已不会长久。

  接受采访的一位人士表示,最令他担心的倒不是日渐式微的高毒农药,而是所谓的“替代产品”。最近一次某环保组织对沪上超市的检测中,就在砂糖桔、苦瓜、小西红柿、豇豆等蔬菜水果上检出了氯氰菊酯、三氯杀螨醇、氧乐果、咪鲜胺等农药残留,尽管这其中大部分不属于剧毒和禁用范畴,但仍使他对食品安全的现状感到忧虑。(葛志浩)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一年“禁烟令”似空设 餐馆不禁烟是怕得罪客人
下一篇文章:一瓶酱油 最多有8种添加剂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