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对部分农村学校旁边的儿童食品市场进行了一次暗访调查,发现许多儿童小食品质低价廉,或没有标明生产厂家,或没有生产日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近日,笔者对部分农村学校旁边的儿童食品市场进行了一次暗访调查,发现许多儿童小食品质低价廉,或没有标明生产厂家,或没有生产日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严重危害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
比如1角钱一袋的“红烧肉”、2角钱一袋的“达利雪梅”、5角钱一瓶的饮料——-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没有生产日期及生产厂址,甚至裸露散卖,任凭蚊蝇叮咬。
在某乡中心校的大门外不远处,笔者看见七、八个学生围在3个小摊前,争相购买一些花哨的食品。食品包装得非常简单,大多没有食品配料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小贩告诉笔者,他卖的东西便宜,适合农村孩子消费。然而笔者却发现,散装糖果已粘在了一起,红枣已烂得发霉。
面对这些低劣儿童食品,绝大多数家长深恶痛绝,坚决反对孩子购买。但也有相当部分家长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认为只要吃了不生病,就没有多大关系。“吃得哇喳,长起像冬瓜”、“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一些家长的话让笔者至今还心有余悸。
据了解,有关部门每年都在检查食品安全和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但每次的结果似乎都差不多。执法人员往往一到场口,就有摩托车手通风报信,接着就是商家关门,流动摊点走人,让执法人员扑空。
为此笔者呼吁:不法商贩出售的低劣儿童食品严重危害着农村儿童身体健康,有关部门应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加强对农村儿童食品市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让那些劣质儿童食品没有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