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LOGO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安动态 >> 浏览文章
非药品变身药品引发监管之忧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4月01日    关注度:     【字体:
    福州一位退休干部近来一直在为他失明的眼睛而四处申诉。去年,他的眼睛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就去了趟药店,在营业员的推荐下买了一瓶“眼药水”,但是用后不久他的眼睛渐渐失明了。他拿着产品到福州市药监局投诉,药监人员一看,产品为“卫消证字”属于非药品。
  “是药三分毒,吃药需慎重。对于购药者来说,当前可以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就是,买药时一定要注意一下批号,看看是不是国药准字号。”一位医药界资深人士说。
  专家指出,这些非药品首先在外包装、内包装上与药品几乎一模一样,并且同样标有规格、用法及用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等。二是名似。有的产品名称用的就是药品的通用名称或近音、谐音等,如甘草片、健胃消食片、蜜炼川贝枇杷膏、多种维生素等等。三是功能相似。公开宣传疗效,标明适应征、用法、用量等,如“消字号”的“咽立爽”就标示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嗓音嘶哑等疾病。四是生产厂家相似。包装上标示的企业名称多为某某“制药”、“药业”、“生物制剂”、“医药生物科技”、“医药生物工程”等与“药”沾亲带故的字样。
  “与药品严格的审评、审批程序相比,这些‘非药品’产品的审批要相对简单。这类产品进入药店销售,不仅扰乱了药品市场秩序,而且对公众用药安全造成隐患。”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处何震说。
  据了解,福建省药监系统已对全省非药品冒充药品情况展开摸底调查。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上塞饮料塑料瓶下吐硬币 饮料瓶回收机北京上岗
下一篇文章:尚无掺毒化工原料面粉?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