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白酒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文化,而中国的酒类营销模式,除了跑终端就是投广告,毫无特色。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中国传统酒业不但应宣扬酒文化,更应在营销方式上与国际接轨。
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资本的进入,给中国传统酒行业带来新的刺激。自2000年之后,中国啤酒进入了新一轮洗牌运动中。而推动新一轮洗牌运动的主角就是外来资本以及国际酒业巨头。从目前情况来看,外资基本上完成了对国内啤酒企业的收购,但啤酒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外资早把注意力转向了白酒。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欧美消费市场急剧萎缩,但中国消费市场受到的冲击较小,国外酒业巨头纷纷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白酒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必然吸引外来资本巨头的目光,而这种趋势必然在未来的中国白酒、红酒以及黄酒、保健酒行业内上演。
资本的进入,带来的必然是行业的整合,甚至是行业的大洗牌。然而众多中国酒企还是沉寂在历史的辉煌中,没有真正意识到现代竞争的主要方向,以传统的营销思维应对新型的市场竞争,无疑会败下阵来。
国外酒企的营销推广手段中,专业酒展是核心的推广方式。对于中国酒业来说,清晰自己的战略背景,再次确定自己独特的战略定位,建立企业与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酒类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主要手段。
品牌的巩固和提升需要环境和渠道。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针对中国酒业市场现状,从2006年推出了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与国际惯例接轨。
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集品牌展示、产品体验、信息传播与商务交流功能于一体,是中国酒业巩固和推广品牌的有效渠道。酒类生产、流通及相关单位可以参观、参与酒博会CIADE的名酒展和设备展,以及酒博会期间丰富的品(评)酒、发布、研讨、交流活动,通过中国酒协举办的酒博会这个大规模、高水准、专业化的平台,来提升品牌、扩大贸易,从而建设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中国食品质量报 侯芳妮 本报记者姜洪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