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安动态 >> 浏览文章
全国白酒标准委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成立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1月09日    关注度:     【字体:
    12月26日,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一次委员大会在五粮液集团召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四川技术监督局、宜宾市政府、五粮液集团、剑南春集团等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我国的白酒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而宝贵的民族遗产。改革开放后,白酒工业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浓香型白酒,在龙头企业五粮液的带领下,成为中国白酒中发展最快、最大的酒种。目前,浓香型白酒已成为我国数量最多、市场占有率最大的白酒主体酒种。2007年,全国白酒产量达到493.95万升,其中70%以上都是浓香型白酒。在出口方面,浓香型白酒更是独领风骚,仅五粮液集团一家的出口量就占到了整个白酒行业出口量的90%以上。

  此次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是国标委制定的“标准以企业为主导,面向国际竞争”宗旨的结果,反映了国家标准委对浓香型白酒产业的重视,是浓香型白酒行业发展面临的契机。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也对食品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浓香型白酒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加剧了国际间的产业竞争,技术标准作为产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的制高点。

  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构建了高层次的统筹指导、合作协调的平台,标志着我国白酒技术标准化的加快进行,将对我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和浓香型白酒标准的制定者,五粮液拥有上千年的酿酒工艺和至今仍在使用的640年明初古窖。窖泥中的数百种微生物种群参与发酵酿造而成的酒液,将浓香型白酒的风格特征发挥到了极致。五粮液在继承传统白酒酿造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做到“该传统的一定要传统”,“该创新的一定要创新”。从分层起糟、续糟、蒸酒到黄泥封窖,从量质摘酒到按质并坛,全部秉承传统工艺,由人工操作完成;而对于原料配比、精确勾兑等工艺,则大胆采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原来凭感官到现在量化各项指标的转变,从根本上保证了五粮液酒的口感和质量。同时,五粮液坚决贯彻“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消费者而生而长”的质量观,始终坚持从原材料起进行全程的监控,耗费巨资引进世界先进的设备仪器,对每一批产品进行检测,每一瓶五粮液产品都要经历36道“防线”,72个产检点的考验,以切实的行动向消费者做出质量承诺。

  一直以来,五粮液以实际行动,从产品质量、酿造工艺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改革,起到了浓香型白酒表率的作用。这一切不仅给五粮液带来了450.86亿元的品牌价值收益,同时也为浓香型白酒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标委公布拟筹建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的通知后,五粮液作为秘书处承担单位,积极落实筹建工作,推动了我国浓香型白酒标准化的顺利发展。

  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由25名委员组成,其中包括来自五粮液集团、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剑南春集团的成员。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王国春任主任委员,五粮液股份公司总经理陈林任秘书长,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浓香型白酒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度修订工作。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将围绕食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技术安全、环境友好、工艺规范、健康绿色等目标系统开展浓香型白酒标准研究制定,使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更加符合国家政策和消费者的要求,起到规范产业行为,促进白酒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作用;同时,通过这个平台,提高浓香型白酒标准化水平,加快我国白酒标准国际化进程,进一步促进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市场。(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限塑令”推行逾半年 塑料袋仍在农贸市场畅行
下一篇文章:我国传统酒品牌亟待创新营销模式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