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围观:立顿涉嫌违反广告法 霸王凉茶改生产日期再上架 |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5/12 11:06:57 |
|
编者按:中国互联网流行一个关键词叫“围观”。所谓围观并非袖手旁观,亦非简单关注,而是从观察者的角度进行审视,让所有不合常理之现象在围观下无所遁形——中新网财经中心发起的“公司围观”便旨在此。通过媒体、网民和专家的力量,持续围观各行各业的公司百态,求证企业发展中的各种质疑,力求从围观反映公司实质,给关联方、利益方和责任方以本源真貌。 中新网5月12日电 财经频道综合报道,在本周的围观榜中,“进口”产品企业独占鳌头。可口可乐继“含氯门”事件后,又被指中奖易兑奖难;光明控股英国食品巨头,完成了业内最大的海外并购;霸王凉茶被曝更改日期后上架,企业否认自己所为;立顿“好茶”廉价收,被指涉嫌违反《广告法》;通化金马称两个批号的胶囊产品被查出铬超标。本期围观邀您一同回顾企业风云事件。 5月11日 《北京晨报》:可口可乐中奖易兑奖难 大超市兑奖不如小商铺 “跑了好几个超市,都不给兑奖。”近日,不少市民纷纷反映可口可乐“揭盖赢奖”活动在不少大超市内出现“中奖容易兑奖难”现象。然而,另有部分网友表示在自己附近的小商铺却顺利兑换。对此,可口可乐公司回应称,只有公司指定的兑换点才能进行兑换,目前公司正在增加兑换点的数量。 在调查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现象,不少大超市在兑奖方面的表现反而不如小商铺。网友江传发微博写道:“在华贸华联精品超市买可乐,中一‘送300ML一听’巨奖!孰料该超市表示:‘我们不负责兑奖,你去外面找一小卖部去吧。’”孙女士则称:“很意外地竟然在北医三院那条街把角的一家小超市找到兑奖的了。” 随后,记者登录网站查询后却发现在“兑奖方法和活动注意事项”版块中写明:查询指定兑奖点需询问促销人员或拨打促销包装上的咨询热线。记者按照包装上写的电话打过去,客服称可由她帮助查询顾客所在地周围的兑奖点,但是顾客没有办法自行查询。 针对此现象,记者对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公司宣传部门李先生告诉记者,市场上只有指定兑换点可进行兑换,目前北京市内共有9000多个兑换点,包括大超市、小超市及路边摊点,“我们已经在努力了,兑换点数量比去年增加了近40%,其中有38家大型超市设有专门兑奖台,预计本月底可增至50家。” 当记者质问为何不把信息在网上发布时,李先生称会尽快向公司提出此提议,争取以最便捷的方式满足顾客的需求。 5月10日 《中华工商时报》:光明控股英国食品巨头 完成业内最大海外并购 中国光明食品集团将收购英国第二大谷物和早餐麦片生产商维他麦公司(Weetabix)60%的股权。这将是中国食品业迄今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此番收购若能获得成功,将成为光明食品七次出海过程中的第三次成功交易,同时也将是中国食品行业完成规模最大的出境并购之一。 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世界知名品牌的收购,可以提升光明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而光明依托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和渠道优势将国外品牌向国内拓展,带来的利润也较为可观。 根据双方3日发布的联合声明,此次收购意味着光明食品将通过维他麦旗下品牌进入英国和世界市场,同时收购交易也将帮助维他麦开拓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 光明食品集团董事长王宗南表示,很高兴能够成为维他麦的控股股东,维他麦拥有优良的产品组合,凭借其一流的生产标准和创新方面的卓越成绩,维他麦的收入与利润将会保持强健和可持续的长期增长。 分析认为,当前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已然将国内食品巨头置身于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之上。这不仅使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忠诚度丧失信心,也使洋品牌有了进入国内市场、抢占市场份额的可乘之机。中国食品企业变身“洋企业”,目的显然在于通过“洋品牌”所达到的国际标准,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和国内消费者的信任,进而重新杀回国内市场自救。 过去两年,光明食品在扩大海外业务的过程中屡屡受挫。细数光明食品的多次并购,其中包括与澳大利亚企业CSR的糖类业务、英国联合饼干公司、美国维生素零售商健安喜、法国优诺等最终流产的并购先例似乎可以显示出光明食品迈向海外的决心。去年8月,光明食品从澳大利亚私募股权公司ChampPrivateEquity手中,收购了澳大利亚食品分销巨头玛纳森食品控股有限公司75%股权,是光明食品在澳大利亚的首次投资。另外,光明食品曾缔造了中国乳业首桩跨国并购案例。光明食品董事长王宗南去年在一次访谈中曾透露,光明食品计划5年内将海外销售额占总营收的比例从5%提高至30%。 5月10日 《南方日报》:霸王凉茶被曝更改日期后上架 企业否认自己所为 过期的产品,更改生产日期后又重新上架?昨天,广东本土企业霸王集团生产的凉茶饮料被媒体曝光,宣称“发现霸王凉茶存在涂改生产日期问题”。对此,涉事企业霸王集团否认此事为公司所为,并称“目前已经从公司、经销商到商超环节进行调查。”记者昨天获悉,广东部分超市、卖场已在自查霸王相关饮料产品,部分广州好又多则已率先下架。而广州工商部门已正式介入调查。 9日,有媒体报道,记者接到消费者报料,在广州一家好又多店购买的罐装霸王凉茶罐底,清晰的黑色字体显示生产日期为2012年2月4日,但仔细看底下还有另一个日期,显示为2010年。该消费者怀疑产品的生产日期被涂改过。 随后,记者进行实地调查,果然在好又多客村店内销售的部分罐装霸王凉茶底部,发现在清晰的日期下还依稀可见有另一个标志为2010年的生产日期,另有部分产品在生产日期处有液体残留痕迹。据霸王凉茶包装外信息显示,产品保质期为2年。该媒体称,如果真正的生产日期在2010年,那么标志着此款凉茶可能即将过期。 在记者的采访中,涉事的零售商、生产企业均否认为公司所为。“我们公司绝对不可能对生产日期进行涂改。”9日,广东霸王集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称,目前该公司内部也正在调查此事,包括从公司内部、生产、仓储、经销商到商超环节等进行调查。“ 5月9日 人民网:立顿“好茶”廉价收 涉嫌违反《广告法》 “最好的茶叶来自最好的茶园”,这是全球销量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在其官网上对所售产品的描述。不过,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立顿”广告语中所谓“最好的茶叶”,不过是每斤售价10元“大路茶”而已。 为此,记者走访上海部分便利店发现,柜台上所售立顿绿茶茶包,100克规格的价格为22元。食品包装标注产地为安徽。事实上,据报道,目前皖南仅有一家茶企仍在向联合利华供货。“春季鲜叶收购价平均在每1000克80元左右。”这家仍向联合利华供货的茶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而联合利华收购的茶叶,价格偏低,每1000克仅20元左右。” 据报道,和在春季采摘鲜叶芽头制作而成的名茶不一样,皖南茶企销售给联合利华旗下“立顿”的粗制茶叶,俗称为“大路茶”,即夏、秋季采制的茶叶。当地茶农解释说,进入夏季之后,高温导致茶叶快速生长,鲜叶产量大增但品质明显下降。 不过,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就此回应说,“春茶最重要的条形对袋泡茶来说并不重要,在揉制过程中还可能因为嫩而变得过碎。”相比之下,“夏茶更符合要求”。他还表示,袋泡茶属于成茶,是茶叶的深加工产品,本身附加值就比较高,因此,“不能简单地拿袋泡茶的价格和散装茶的价格比较。” 对此,东南大学法学院张马林律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联合利华“最好的茶园”和“最好的茶叶”的说法值得商榷,涉嫌违反我国现行《广告法》。事实上,“立顿”已经不是第一次受到舆论质疑。前不久,就有第三方机构公布检测数据称,“立顿”铁观音茶叶稀土含量超标,多款茶制品含17种农药残留。 5月8日 中国广播网:通化金马称两个批号的胶囊产品被查出铬超标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通化金马7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又有两个批号的胶囊产品被查出铬超标,胶囊的来源 来自早前已被曝光的问题供应商——华星胶丸厂。目前,问题胶囊已全都流入市场,通化金马将组织召回和销毁。此前通化金马一度宣称除临时从卓康胶囊厂购进胶囊外,没有再向其他被曝光的问题供应商采购。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