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市民质疑买到“染色芝麻”
文章来源:韶关日报  更新时间:2014/12/18 11:51:56  

本月月初,市民杨女士向本报反映,称其在市区井巷街购买了0.5公斤生的黑芝麻,回家淘洗后发现水变黑,还残留着不少杂质,她怀疑自己买到了被染色的“问题芝麻”。

市民怀疑购买到染色芝麻

11月30日下午,杨女士路过市区农副产品琳琅满目的井巷街,被一间店磨芝麻的香气吸引了脚步。“我看到很多人在买黑芝麻现场磨成粉,想到自己长了一些白头发,就打算买一斤回家炒熟吃。”

买回家准备翻炒前,杨女士决定先淘洗一遍,她用纱布包着芝麻浸在盆里轻轻揉洗,结果却把她吓了一跳。“洗第一二遍的时候,盆子里的水都是像墨水一样黑,我想着洗洗应该就没事了,后来总共洗了11遍,水色才淡掉。”记者来到杨女士家时,被她淘洗过的芝麻已被滤掉水分,半干半湿的芝麻呈灰黑色,有些因为外壳脱落,变成白色,还带着些许细丝等不明杂物,但用肉眼难以分辨异常,抓起一把揉揉,没有出现掉色的情况。

由于杨女士当时没有拍下照片,加上芝麻被淘洗次数太多,水色已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她担忧地告诉记者,因为目睹不少市民到这间店磨芝麻,如果存在染色问题,会让其他不明所以的人“中招”,对身体可能会造成危害。

浈江区食药监开展执法检查

带着杨女士的疑虑,记者向浈江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反映了这一情况,浈江区食药监决定开展执法检查,派出5名稽查队执法人员来到井巷街,到杨女士购买芝麻的档口进行检查。

来到井巷街,记者看到这间档口和其他农副产品店一样,经营坚果、花茶等干货,其中售卖的黑芝麻和白芝麻,价格同为每公斤26元。执法人员检查了档口的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和仓库存货,检查芝麻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并现场购买了一些黑芝麻,马上进行浸泡、水洗。执法人员把淘洗后的水倒在一次性透明杯子里观察,可见水色澄清,并没有明显变黑。

档口老板告诉记者,他们的黑芝麻都是从南郊拿货,由东兴市一家正规厂家生产。“因为有时芝麻炒得不均匀,所以颜色会有深有浅,而且黑芝麻和白芝麻同等价格,也不可能用白芝麻染成黑芝麻!”

浈江区食药监稽查队江波介绍,目前我国有针对黑芝麻的GB/T5492-2008国家标准,但它是在天然芝麻的基础上通过色泽、气味、口味鉴定质量,而没有鉴别真假芝麻的标准。

分辨芝麻是否染色有技巧

江波也通过实验,分享了一些鉴别方式给市民参考:首先是用手捏,如果是染色芝麻,手上会留下色素,但天然芝麻不会;其次是看芝麻的颜色,天然芝麻呈灰黑色,不均匀,但染色芝麻颜色会非常均匀;最后是用一杯温水浸泡,放置一晚,天然芝麻水色大体澄清只会略微有淡淡的黑色,而染色芝麻色素会往上飘,看起来不透亮,摇一下闻闻,还会有刺鼻的味道。

值得注意的是,把黑色种子泡在冷水里,最初一两分钟不会变色。然后,慢慢会有颜色渗出。但是这种颜色略带红色,而不是纯黑色的。因为黑色种子的颜色来源是花青素,它并不是纯黑色,而是赭红色或紫红色。

如果是染出来的黑色食品,色素必然是黑色的。如果这种黑色物质是水溶性色素,会很快地溶解在水中,而且是纯黑色,不透明。如果是非水溶性色素,那么泡多久都不会有颜色。这都说明是买到了染色食物。

消委会建议:购买产品应索取票据

由于杨女士此前购买芝麻并没有索要任何票据,也没有留下照片,她购买的掉色严重的黑芝麻无法证明购买出处。针对杨女士遇到的这种情况,记者咨询了市消费者委员会。

市消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此前他们也曾接到市民反映黑芝麻、黑豆、黑米等农产品泡水掉色的问题,这些有色农产品用肉眼难以判断是否染色,但如果存在轻微掉色,大多属于正常情况。

消委会提醒,市民如果遇到掉色严重的食品,不要食用,并且要注意保留证据。他们也建议消费者,购买产品要注意索票索证,如果放弃索取票据,则无法证明商品的出处,出了问题也难以维权,因此消费者最好留个“心眼”。

记者手记:“芝麻小事”为何一波三折?

芝麻虽小,却事关食品安全问题。“食以安为先”,是老生常谈,也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重要议事日程。但此次采访遭遇了一波三折,从寻找有关职能部门的专业分析、鉴定,到最后的执法检查,过程不易,其中涉及到职能部门的职能交接、涉及到鉴定费用、购买出处票据证明等问题。

报料市民至今仍无法打消疑虑:自己此前购买的芝麻到底有没有染色?在证据缺乏的情况下,而且受到程序、经费等原因原因限制,职能部门无法对芝麻进行鉴定。“芝麻小事”从中折射出的,是消费者维权的困境和食品安全保障的任重道远。在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投入更多的经费和人员到食药监等事关民生大事的职能部门,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从而保障我市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