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食品产业现状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粮食作物年平均种植90万亩左右,以小麦、玉米、油料、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苹果、柿子、酥梨、花椒为主。富平县是我国奶山羊之乡,目前奶山羊的存栏数已突破了20万只。奶牛和猪的存栏数分别在万头和14万头,畜牧业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25%。目前,富平有7家乳品企业,建设了一条液态奶生产线,富华、宝塔等品牌奶粉畅销全国,远销欧美。 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富平县健全了综合协调机制,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有力地推进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社会监督网和现代流通网建设,全县食品安全现状得到了初步改善,群众食品消费的放心指数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细化职责 建设三网
富平县逐级落实政府及基层组织的监管责任,建立起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 首先,这个县的24个乡镇政府全部成立了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由一名分管领导担任主任,协助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推行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的备案制度和农村流动厨师的登记管理工作,具体负责村、组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建设,在全县337个行政村也落实了相应的监管责任,明确了具体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人。有关监管部门也分别建立了本系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还推行了三项制度:一是首责管理制;二是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制;三是责任追究制。同时,全面建立了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其次,完善了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县上聘请了8名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12名群众代表,构建起了社会监督网。同时各乡镇也根据区域大小聘请3~5名社会监督员。目前,全县已建立起一支由116人组成的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 三是完善了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从2007年4月份开始,富平县确定了友谊公司作为全县食品供应中心,负责向全县各乡镇食品店配送食品,建立起辐射乡镇的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为加快形成规范、竞争、开放、有序的新型农村食品市场流通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发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优势,积极引进大型超市在农村基层开设连锁超市,并向有条件的村延伸开设便民店,实行食品统一配送,确保食品安全。
针对实际 把握重点
富平县近90%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分布在乡镇、农村,消费主体在农村,农村是最大的食品市场。因此,他们把监。 管关口前移,确定了农村食品监管的重点环节。 ——加大了农村初级产品的治理力度,推行了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制定和实施优质安全农产品发展规划,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依靠科技,按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生产市场需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在原有的9个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去年又抓了12个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准备工作,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良好的食品安全保障。 ——加强了农村流通领域的监管,完善了食品安全公示制度。 ——加强了对农村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管。 ——为了进一步保障农村群众饮食安全,预防农村家庭自办宴席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下发了《富平县加强农村家庭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了4项工作要求:一是明确了乡镇政府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要为农村家庭自办宴席食品安全提供必要的服务;二是要求自办宴席者要将有关情况提前告知村食品安全工作负责人,由其联系包乡的专业人员上门作食品安全义务指导;三是规定了自办宴席家庭必须具备的基本设施条件,要求锅、碗、瓢、盆等用具使用前应彻底消毒,并有与宴席桌数相符合的烹饪场所和防尘防蝇设施;四是明确了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办法和流程,要求宴席承办者应在组织救治的同时通报村委,并逐级上报。
加强宣传 强化培训
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差,消费水平较低,农村地区又是食品消费弱势群体的集中区域。受传统观念、消费水平的影响,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等错误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就使得“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有了流通市场和孳生土壤。农村食品安全这一不利局面,迫切需要打破常规,跳出框框。富平县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为载体,采取各种手段,探索出了一条改变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现状的新路子。 首先,制作了电视专题片——《农村家庭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公益宣传》系列短片,向广大农村群众宣传食品的采购、保管、制作等安全知识,去年在县电视台和农村集会时播放了380多次。在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活动中,把对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作为重中之重,通过食品安全知识讲座、观看电视片、举办主题活动等形式,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同时,富平县也充分重视和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以多种形式、多个视角,广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和食品安全的宣传活动,提高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监督管理者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对造成一定后果的假、劣食品要在依法处理的同时,予以曝光并作追踪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富平县还非常重视对食品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先后有183名食品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不但提高了食品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还使食品从业人员明确了诚信经营和保护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监管之光: 在食品流通网管理方面,富平县严格执行食品准入三个制度:一是进货验收备查制度;二是不合格食品下柜制度;三是消费投诉处理制度。到目前为止,共对142个食品店进行了统一配送,基本形成了乡镇食品店为骨干、村组食品店为补充的食品消费经营网络。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的建设,确保群众吃上了放心食品。 富平县的特色食品琼锅糖、柿饼等,生产水平落后,加工户分布零散,致使监管盲点不断出现,制假售假、无证经营等食品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抓引导,促使加工户走“公司+农户”的道路,形成规模效益,提高食品质量;抓宣传教育,增强经营者守法经营自觉性;抓主体登记,严把市场准入关;抓日常监管,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抓信用管理,提高经营户诚实守信意识。通过监管,一些小作坊变成了食品加工的“正规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