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淀粉改良转基因木薯首次培育成功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8/11/10 |
|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获悉,由此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鹏主持培育的淀粉改良的转基因木薯田间试验获得成功。试验田收获的新型木薯证明,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木薯的淀粉品质,这将拓宽我国木薯育种潜力和应用前景。 木薯作为一种富含淀粉的块根作物,与马铃薯、红薯并列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目前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种植木薯。同时,木薯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能源植物,是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各种深加工技术的逐渐成熟,木薯己逐渐成为世界公认的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全球每年的贸易量达200亿美元。 近年来,随着燃料乙醇、变性淀粉、食品、化工、纺织等下游行业的发展,国内外对木薯的需求逐年增长。从2005年开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木薯进口国。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需要继续扩大木薯种植面积,改进育种和种植技术。然而,木薯为营养体繁殖的作物,通过传统杂交育种非常困难。科学研究发现,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木薯农艺性状可加快木薯新品种种质创新,因此这一领域研究为全球关注。 据介绍,木薯的淀粉组成是影响其应用的重要因素。常规木薯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在22%至32%之间。目前,以木薯块根为原料的淀粉加工业占据突出优势,但各种产品的加工对原材料的淀粉品质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依靠传统育种来改变淀粉品质,耗时长,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难以满足淀粉加工业的急切需求。 张鹏研究员主持的中科院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重要方向项目,利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抑制相关淀粉合成基因的表达,得到一系列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比例发生变化的木薯新品种,并为改变木薯淀粉品质提供了全新的可行的思路。利用此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不同于野生型淀粉品质的新植株,克服了传统选育技术耗时长、后代性状分离严重的缺陷。 据悉,这一木薯新品种将在海南进一步扩大试验,与我国优良传统木薯杂交培育更多改良的木薯新品种,同时在广西开展研究,为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平台和新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