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23/4/7 19:38:41  

近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信用监管工作会议上就统筹推进‘信用+双随机’ 提升市场监管效能作经验交流发言5年来陕西省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工作部署聚焦优化全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信用监管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信用监管的效能和水平,信用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监管效能更加优化

市场监管部门率先实现双随机全覆盖“一单两库一细则”为基础,制定《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指引(试行)》,广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22年陕西市场监管系统开展随机抽查9382次同比增长10.74%5开展随机抽查次数增加20余倍,抽查检查结果公示率100%。监管的规范、公正性进一步提升。

推动全省部门联合抽查常态化。以省政府名义印发《陕西省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2019年建立38个成员单位组成的省级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建成全省三级共3615个单位使用的陕西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动态管理市场监管领域2022年陕西全省共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1630次,同比增长18.80%5年间开展部门联合抽查次数增加16倍,抽查检查结果公示率100%。全省市场监管领域各有关部门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日常监管基本监管方式

统筹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监管成效更加突出

充分发挥失信惩戒震慑作用持续加强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陕西全省共12.23万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77万户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相关政府部门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对失信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同时落实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措施,在市场准入环节限制失信被执行人3.74万人次其他政府部门提供的联合惩戒“黑名单”信息124.95条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使违法失信企业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稳步实施信用修复严管的同时注重建立完善有利于违法失信当事人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信用修复制度机制。截至目前,全省累计10.68万户企业0.69万户农专社移出经营异常名录22.34万户个体工商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298户企业提前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失信主体信用得以重塑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信用风险分类与双随机抽查有机结合日常监管更加高

科学划分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建设完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有效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陕西归集共享的本部门全量数据和其他部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黑名单信息等共计1.52亿万条数据,在总局通用型的基础上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构建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分别对全省141.88万户在册企业精准赋分,设定4类信用风险等级(信用风险低A类、信用风险一般B类、信用风险较高C类、信用风险高D类)。在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开展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制定《网络交易经营者信用分类指标体系》并在西安市试点实施,推动信用风险分类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依据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将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等工作紧密结合,对信用风险低的市场主体,降低抽查比例频次,以监管服务为主;对信用风险高的市场主体,提高抽查比例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在2022年企业登记事项和公示信息“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中,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用于企业监管实践,双随机抽查问题发现率提高了近1,其C类和D类企业问题发现率达到68.19%80.14%,效提升监管精准度、有效性。

下一步陕西省局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全省跨部门综合监管牵头工作,深入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推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不断扩展信用风险分类应用领域,强化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管理,共同推进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国食品安全报记者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