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让小作坊的生产线成为食品安全的风景线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8/10/15 11:59:06  

延川见闻

 


 

         在延川县城边一个山凹凹里,有这样一个凉皮加工小作坊。

 

    依山而建的几孔土窑洞前有一座白色的活动房,见有人来,业主介绍到:“窑洞是我们生活的,我们做凉皮在这边车间里(活动房里)。”进了活动房的第一道门,便看到更衣柜、洗手池及脚部消毒池、防鼠板等设施。进入第二个门便是凉皮加工的车间了,打浆机、沉淀池、发酵池,案板及货架应有尽有,各功能区域也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布局,最主要的是那套不锈钢的凉面制作小型生产线,特别的耀眼。打好的面浆倒入机器上面的漏斗后,机械控制蒸熟成形旋转出品,根本不需要人去动手,成品在案板上降温冷却后即可出厂了。车间有100多平方米,工具铮明发亮,墙面及顶部一尘不染泛着白光,地面防滑无积水及食品残渣,整个环境让人对小作坊的印象耳目一新。

 


 

 

    “这些原来都是个发不了证的黑作坊,房子四面透气,地面污水横流,夏天苍蝇打架,冬天老鼠作窝……经设计指导整改后,一次性投入这些设施设备,并进行了备案登记,” 监管人员介绍说:“全县像这样的小作坊生产线有5家,每天产量基本满足了群众的生活需求,现在已没有黑作坊了”。

 

    “是的是的,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既帮我解决了卫生问题,又帮我脱了贫,”业主接着说:“忙得时100多斤,闲得时50-60斤,都送到了县城的各个凉皮店、农贸市场里了,生意可好了!”

 

小作坊的前生今世

 

    看着眼前的光景,让人不禁想起了以前小作坊的模样。

 

 
 

 

    小作坊与小摊贩、小餐饮一样,都是中国食品行业的特色。以散、乱、差的形式遍布于各个城市的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小作坊制作的食品直接流向马路摊群点、自发市场和农村,成为市面上劣质产品的源头。人们常常感慨的白豆腐出自黑作坊煮下水就在厕所旁以及糕点厂好像养蜂(蝇)场等等说法都来源于此。

 


 

 

    据统计,全国小作坊约有40余万户,大多数是10人以下,绝大多数是“夫妻店”、“父子店”或“兄妹店”等类似的家庭作坊。中国作为一个美食大国,好吃的食品不胜枚举。作为载传统手工业者的小摊小贩也存在已久,从宋代的《清明上河图》可见一斑。一些地方的风味小吃、特色美食都可能来自小作坊,许多从业者的生计生存依赖以此,许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也靠在这些满足。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经营环境差、设施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食品安全意识淡漠、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匮乏,不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不熟悉食品从业者应当承担的责任义务,小作坊带来的食品安全的风险和隐患是较大的。因此,长期以来小作坊被视为食品安全上“漏洞”、管理措施上的“补丁”、安全隐患的“重灾区”,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绊脚石”,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的“老大难”。

 

    出现这种情况,与小作坊先天“营养不良”,长期的缺钙(法律支撑)缺氧(标准支撑),后天“医治无效”有关。可以说从一开始,小作坊从许可到监管就没有被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无论是2009年前《食品卫生法》还是2015年前的《食品安全法》,这些当时都代表着国家层面、面向着国际社会的管理标准,只是为大中型企业设计的,过高的标准让小作坊高不可攀。小作坊被拒之门外之后,便处于无证状态下经营,随意发展;至于对它的监管也是零星散落在一些规范、标准里,更有甚者一个时期连监管主体都不明确。加之小作坊的生产成本低、规模小、数量大、流动性强、监管难,无“利”可图,甚至成为相关部门互相推诿的对象。

 

    随着城市各种创建工作的开展,小作坊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重点;基于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小作坊也成为媒体关注热点并逐步进入视野。

 

 
 

 

    说起小作坊的管理,也经历了取缔、整治和规范等过程。以前每到节假日前或大型活动来临之际,政府都会组织众多的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综合整治”进行取缔,但终究因小作坊存活量大、形式分散、渊源复杂,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和传统手工者要靠此生存,取而不掉,堵而不绝甚至激化社会矛盾而不了了之。后来的“疏堵结合,以堵为主”本想通过短期集中整治,让不达标的小作坊退出市场,这也是很不现实的。由于小作坊环境条件差,投入少、门槛低,市场竞争力弱,回报小,为达标进行整改,要投入大量资金负担太重,因而无法实施,效果不佳。

 

    2015101日,新的《食品安全法》颁布,为小作坊的生存带来了契机。一国大法不仅放下“身段”,清理规范了各类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了相应配套的办法、条例和细则,同时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具体管理办法。

 


 

 

    近年来,陕西、四川、江苏、广东、湖北等地相继出台了小作坊等三小地方性法规及相关管理办法,着重强调了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规范原则,实行备案管理。虽然操作性很难,争议很大,比如是食品安全重要还是小摊贩弱势群体生计重要的争议此起彼伏,各方面利益难以平衡,但各地的具体管理办法毕竟让具有中国市场特色的三小企业向合法化、规范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从而真正实现保证食品安全,方便百姓生活需求,服务大众创业的三赢。在实施过程中,有地方实行把小作坊集中在一个园区统一管理,有的地方把小作坊分在几个相对集中的区域管理,还有地方虽未集中统一管理,但在当地相关部门指导下,成立了小作坊行业协会或同行(同乡)会,制定了统一的行业规范、标准和办法,接受监管部门指导。从而使更多的小作坊,由零散经营转为统一生产,由无证黑窝点变为备案登记的合法经营户。达到对小作坊整治一批,淘汰一批,达标一批,规范一批的目的。

 

延川做法的启示

 


 

 

    凉皮是延川百姓喜好的地方小吃,需求量较大。凉皮作坊生产成品为即食产品,因此小作坊要进一步增加和完善必要的硬件设施设备,一是把车间入口处更衣室的手部洗消设备改为感应的。二是改进车间入口处脚部消毒池的高度达到标准。三是将车间所有与外相通的窗口增设防鼠防蝇两层纱窗。四是增加车间紫外线消毒灯并正确使用。五是增加成品存放柜的容积。六是车间内的原材料库与生产区域安门分设,做到干湿分离,增加通风换气设备,以防霉变。七是加强车间内卫生制度落实,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

 



 

 

    监管部门要继续做到:一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及安全操作规范的监督指导。二是加强对食品原材料采购及食品添加剂管理“五专”情况的监管。三是加强对小作坊的产品抽查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召回。四是建议在小作坊车间配置监控设备与监管部门联网,把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生产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五是严守“保安全”这一底线,严禁小作坊生产加工食品添加剂、乳制品、罐头、果冻、饮料、冷冻制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品、酒类等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加工的产品。六是建议以当地知名品牌和龙头产业为引领,开展小作坊、小摊贩入(产业)园进(特色)街工程建设,逐步形成集食品开发、生产经营、工艺传统、文化保护、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园(街)区,既规范了“三小”管理,保证了食品安全,又孕育小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陕西延川这种对小作坊管理,吃透标准,一店一策,因地制宜,不断改造升级,规范提高的做法值得推广,点赞!(特约撰稿人:刘军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