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老北京人记忆中的腊八节:煮腊八粥赠四邻讨吉利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6/1/17 12:39:47  

  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各地形成了不少内容丰富的饮食习俗。作为文化积淀颇为深厚的地区,北京亦是如此。京味作家刘一达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民俗也颇有研究。他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就老北京人来说,腊八节最主要的习俗就是喝腊八粥与腌腊八蒜,寓意丰富,“在北京地区,明朝开始就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了。老北京人还会把煮好的腊八粥馈赠四邻,讨个吉利“。

  北京地区明朝时已有喝腊八粥习俗

  提到”腊八节“,相信很多人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喝腊八粥”。在刘一达的印象中,在腊月初八前一天,家家户户就已经开始准备熬制腊八粥,“在北京地区,明朝开始就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了”。

  刘一达说,腊八粥所用的原材料会提前泡好,包括黄米、小米、白米、江米等米类,配上各种豆子,再加上杏仁、花生、瓜子、松仁等各种配料,“有些人家也讲究必须放入红枣跟核桃仁,核桃寓意和和美美。然后,人们会在腊八头天晚上将粥煮好,以供第二天食用”。

  煮好粥后,腊八节当天,第一锅粥要供给先人。在自己喝粥的同时,也会把粥分给街坊四邻,讨个吉利。刘一达儿时住在一套两进的四合院中,院子里种着枣树、丁香树,“老人们还会把粥抹在树上,年年如此”。

  “老北京人对植物有着天然的崇敬心理,希望自家种的花草树木都能茁壮成长,象征着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家养的植物死掉是不吉祥的兆头。”刘一达笑着解释,所以人们把腊八粥抹在树上,就是为了讨吉利,“希望植物生长顺利,是一种很温暖很美好的愿望”。

  当然,腊八粥什么时候喝也有讲究。刘一达回忆,过去,老北京人一般会在腊八节早晨喝粥,“时间不会超过中午”。

  免费施舍腊八粥?腌制腊八蒜

  每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民俗,基本都与人们实际生活需要相关,并在漫长的发展中被附上了各种传说。刘一达介绍:“传说于腊月八日,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他在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不过,据刘一达的研究,他认为腊八节喝粥与寒冷的天气有关,“进入腊月,基本也到了冬天最寒冷的季节,腊八节也刚好在‘三九’以内,喝腊八粥有驱寒的实际作用”。

  “北京有句俗话,叫‘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足以说明天气严寒程度。人们会在这一天把熬好的粥送给穷人,也是过去一种送温暖的形式吧。”刘一达表示。

  “不光是普通人家,同样,古代的腊八节,皇宫里也要熬粥,分给文武百官吃。北京的寺庙还会熬腊八粥,免费舍粥,人们可以免费去喝。”刘一达回忆道,“像潭柘寺、雍和宫都是这样”。

  除了腊八粥之外,老北京人还会泡腊八蒜。刘一达介绍,剥完蒜以后,将其泡在醋里,从腊八节那天开始,一直到大年三十吃饺子的时候再打开,中间间隔大概二十多天,“那会儿每瓣蒜都泡得绿莹莹的,吃饺子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