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东一纸禁令能否扭转“吃活鸡”传统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 宗欣  更新时间:2015/1/29 14:18:28  

当你习惯了现宰现卖的活鸡,你是否会因为政府的一纸严令而改变这一代代相传的做法?

  被称为“活禽禁售令”的《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近日开始实施,但迅速激起争议。广东省食安办为此每天拿出100只生鲜鸡放在酒店供市民免费食用,希望借此来消除市民对生鲜鸡的误解和偏见。

  那么,这种行政强推加“免费午餐”的方式,能否如愿让市民们改变千年传统习惯转向生鲜鸡?

  H7N9疫病和“一只鸡的命运”

  生鲜鸡即俗称的冰鲜鸡,广东省食安办解释,之所以创造出生鲜鸡的新概念,是因为其在加工、流动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要与在-15℃下冰冻的一类鸡肉区分开来。

  生鲜鸡政策的推出与广东严峻的人感染H7N9病毒防控形势密切相关。

  广州市食安办副主任林勇胜表示,疫情调查显示,活禽市场是广州市H7N9病例的主要感染来源,大部分病例都曾近距离接触活禽或有活禽市场活动史。试点区域监测结果显示,试点市场的外环境H7N9病毒阳性率明显低于试点之前和非试点区域。

  严令之下几多质疑

  去年年初,广东省先后在广州、佛山、深圳等地试点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在试点区域内禁止活禽交易。去年底,《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文中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禁止活禽销售措施,引发行业强烈意见。随后,广东省就《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并于今年1月15日正式施行。

  据悉,正式出台的文件比之前的征求意见版本有两点改变:一是取消了原文中的季节性休市规定;二是由原来的禁止销售改为限制销售,允许在限制区内存在两三个活禽交易市场。

  “法规刚刚实施,暂未直接影响养殖业,但企业和农户的养殖规模都在缩减。新规完全落地后,估计广东家禽业要减半。”南方黄鸡行业协会会长黄永禄说。

  事实上,“活禽禁售令”自去年提出以来就争议不断,不仅当初试点被指仓促,“禁活”的理由也受质疑。

  家禽行业有人士认为,直到现在疾控部门依旧没有找到确凿证据证明H7N9的病源是家禽。一旦有病例,疾控部门所有的调查都朝着家禽去,甚至连病人曾路过活禽交易市场都算到家禽头上,“全国有上千万天天跟鸡待在一起的鸡农,与病毒不能再近了,为什么没有鸡农感染的病例呢?”

  记者实地采访了解到,政府行政手段推行的“禁售令”效果也大打折扣。不少禽档老板告诉记者,由于民众对生鲜鸡的接受程度低,试点几个月来,顾客反应冷淡,很多人开始放弃销售生鲜鸡。记者采访多位市民发现,除了部分城市白领外,更多的居民倾向于买活鸡,“因为活鸡是否新鲜肉眼就能辨别出来,而生鲜鸡是否病鸡、死鸡,什么鸡种,根本不知道。”

  防控工作应因势利导

  不时暴发的H7N9疫情,也给政府部门的防控带来较大压力,“活禽禁售令”成为了疫情防控的“主攻手”,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已成为禁售队伍中的一员。

  不过专家指出,各地政府在具体的防控工作中应因势利导,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首席专家毕英佐认为,H7N9病毒与活禽是否有直接关系还缺乏有力证据。对于争议性很大的政策,搞一刀切强制推行,肯定会遇到种种问题。

  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表示,禁售活禽关键是在可行性,多年生活方式和习俗不能说改就改,面对一个庞大的群体,政府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广东的“免费试吃”是政府值得一提的软手段,政府尽了职责,判断交给市民。

  有关专家表示,政府除了“免费试吃”等点子,还需要通过市场手段进行引导。一是可以通过补贴等方式降低生鲜鸡价格,让民众更愿意购买,从而促进生鲜鸡消费。二是学习香港经验,为因行政命令而退出活禽养殖经营的鸡农等提供相应补贴。

  新闻链接

  广东连续6天新增H7N9病例

  全省病例增至26例

  深圳特区报讯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27日通报,深圳、梅州市分别报告1例H7N9病例,这是该省连续第6天通报新增H7N9病例,目前广东的疫情已导致26人确诊感染H7N9。广东卫计委通报的资料显示,自2014年11月份以来,广东已报告H7N9病例26例,其中深圳8例排在前列;1月份报告病例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自1月22日以来,更是连续6天有新增病例报告。(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