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过了腊八就是年 春节气息快来到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5/1/27 16:35:24  

腊八节向腊月盼年的人们传递着进入年关的信号。过了腊八,春节的序幕就拉开了,人们也开始“忙大年”了。

在我国古代,“腊”最初是一种祭礼,称“大腊”。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四次祭祀完毕便是一年。其中的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也就是“腊祭”。因此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作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而举行冬祭这一天便称为“腊日”。汉代把腊日确定为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但那时并没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只是祭祀诸神的日子罢了。大概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确定为“腊八节”。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这应该是腊八节和腊八粥联系的较早文献记录。而在腊八节这天喝粥的习俗很可能与佛教的传入有一定关系,因为在佛教中初八喝粥的风俗。总之,人们在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之际,以喝腊八粥的习俗,最终想达到祈求丰收和吉祥幸福的目的。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是一年之末的最后一个农历月份,俗称为岁尾,又称为冰月、寒月,文人墨客多称为嘉平月。古代人们在这一个月祭祖敬神,以驱瘟除疫、接福纳吉。

   当“腊八腊八,冻掉下巴”的俗语回荡在大街小巷时,人们盼望过年的心情也就越发迫切。民谚有:“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大嫂大嫂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媳妇媳妇你别慌,过了腊八备新妆。”

   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传统大节,俗称“大年”。年的起点与终点在民间有不同的习惯算法,但一般是从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八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有的还延续到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段时间,各地有很多民俗活动。

   一些民俗活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如腊月初八喝粥祭祖侍神;腊月二十三祭灶、扫尘;年三十除夕夜守岁、放鞭炮、贴春联、剪窗花、贴福字、吃团圆饭、吃饺子、做年糕等;正月初一拜年、祭祖;正月十五闹花灯、吃元宵等。可以说,老百姓过年,每天的事物日程都安排得紧凑而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