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中国餐饮企业上市:能否闯过“七道关” |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6/4 7:05:24 |
|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了《关于餐饮等生活服务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信息披露指引(试行)》(简称《指引》),对发行人业务发展状况、主要经营模式及持续发展能力、食品安全卫生、主要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公司治理、商标及商号、员工及社会保障情况等七个方面的事项作出详细的披露要求。 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截至5月17日,顺峰饮食酒店管理、狗不理集团、广州酒家集团、净雅食品等餐饮类公司的上市申请处于初审中。 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餐饮企业的上市之路似乎走得特别艰辛。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拟上市公司共有265家通过,但无论是A股还是H股,想上市的餐饮企业都全军覆没。据统计,目前在A股中只有3家餐饮类的上市公司,分别为西安饮食、全聚德和湘鄂情。而自2009年湘鄂情上市之后,我国的A股市场就再无一家餐饮企业成功上市。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荆林波认为,核心的问题是我国餐饮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短板。“规范的内部控制包括订单合同、采购管理、仓库管理、前台管理、财务核算等,所有资金进出均应有相应凭证,以保证财务指标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但我国餐饮业的采购对接的是来自个体户为主的群体,许多是农民,无法提供发票,而餐饮企业的销售终端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很多消费者也没有索要发票的习惯。这就使得餐饮企业的成本和收入无法量化,也就是说餐饮企业的治理不规范,盈利状况无法说明,很难达到上市公司对内部质量控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荆林波说。 “另外,食品安全与风险控制问题、餐饮企业员工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不健全、企业管理者素质亟待提高以及已上市餐饮企业业绩不佳、引发投资者与监管者的不满等都是造成餐饮企业上市难的原因。”荆林波补充说。 以湘鄂情为例,其在2009年上市大热之后,2010年年报就显示,2010年净利润减少24%至5800万元,每股收益则锐减42%至0.29元。业绩“变脸”如此迅速,让投资者和监管者对企业以往盈利的真实性和其持续的盈利能力产生质疑,也是餐饮企业上市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餐饮收入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13%。我国餐饮业早在2010年,营业额就已突破两万亿大关,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餐饮企业受制于传统经营模式,规模较小,缺少有国际影响的大品牌,整个行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行业发展从整体上看大而不强。 对于我国的餐饮企业而言,上市不仅能够让企业管理更为规范,也是成为国际大品牌的一个必经之路。统计显示,目前,有5家中国餐饮企业在境外上市,乡村基在纽交所上市,小肥羊(今年2月已摘牌)、味千(中国)、唐宫中国和喜尚控股4家企业在香港上市,还有名轩控股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从行业的融资需求看,餐饮企业对融资的愿望较为强烈。根据中国烹调协会不久前公布的《中国餐饮连锁企业发展战略趋势调查》显示,目前处于资本运作阶段的餐饮企业中,有6%已引入资金或准备上市,有72%在和多家投行洽谈。 原东兴证券分析师张景东认为,此次证监会公布的《指引》从市场的角度,为餐饮企业发行上市作出了详细的规范。“因为目前很多餐饮企业,对于资本市场都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于发行上市的规定也不熟悉,《指引》出台后,拟上市的企业可以根据规定逐条对照、改进”。 “对于投资者来说,食品、餐饮板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投资方向,尤其是在市场整体出现下行的情况下。”张景东建议,投资者可以更多关注一些业务模式创新的中餐企业。“因为对于全聚德和湘鄂情这类的中餐企业来说,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就会面临进一步快速成长的困境和消费者更改消费习惯的担忧。”张景东认为,中餐企业和麦当劳、肯德基等西餐企业不同,中餐容易受到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影响。因此,投资者未来可重点关注一些持续盈利能力强、不受饮食习惯影响、管理规范的公司。 张景东表示,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使资本对餐饮企业望而却步。“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餐饮企业需要应对的挑战,也是有关监管部门的职责所在。餐饮企业需要严抓食品安全问题。一方面,企业需要建全一整套确保食品安全的管控制度;另一方面,食品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一套科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于整个餐饮行业的发展都将意义重大。”(记者陆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