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食药监管人手不足,只有扩招一条路? |
文章来源:红网 更新时间:2014/10/7 18:18:34 |
|
2013年3月,依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组建新的国家食药监局,力图改变食品安全监管“九龙治水”的局面。按照时间表,省、市、县三级相应改革应分别于去年上半年、9月底和年底前完成。但事实上,直到今年的6月,地方食药监管职能仍未划转完成,原因在于市县两级的食药监局的人员配备较少。许多地方更热衷于将工商、质监、食药三局合并为市场监管局,以原工商人员为主,有学者担心大部制的市场局会分散食药领域的监管力量、降低食药监管的专业性。(10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这篇报道提到了两个问题,一是食药监局人员配备少,在市县两级的食药监局之下也没有建立类似的工商局下属的工商所的派出机构;二是地方开展的大部制改革探索,食药监局被被归并到新设立的市场监管局,而这个新机构是以原先的工商局、工商人员为主搭建的,监管的专业性不足。 依照报道中受访专家及官员对问题的表述,可以自然而然推出的解决方案是,加大食药监局特别是基层编制、人员的配备,并且,地方新设立的市场监管局,也需要将从事食药监管的人员配齐到一定比例,还要保证其专业性。 但问题是,各级政府所属的其他职能部门,也可以以类似理由要求编制、人员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这样一来,政府的机构改革还要不要推行下去?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都可以举出大量的数据和案例,来证明工作压力太大、人力配备不足。不要说食药监局、环保局这些履职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部门存在人手不够,就是许多人理解上的清水衙门、闲置单位档案局,这些年也在适应档案馆藏的电子化,要让过去只熟悉、只适应纸质文档管理的工作人员完成转型,人手也缺得很啊! 如果每个部门都像食药监局那样,工作压力一大,就喊人员配备较少,并非得把现有监管及其他职能履行不力的原因统统归咎于此,恐怕现有的机构改革不但需要叫停,公务员还得扩招四五倍,才能满足这些部门的用人需要吧?这样恐怕又走到了冗员反弹的老路上了吧? 前面都说到了,既然档案局都需要让工作思路、方式实现转型,人员都得重新培训,为什么食药监局以及以市场监管局名义出现的监管部门就不可以?现有公务员经培训所能掌握的履职能力,专业性肯定跟科班出身的毕业生有差距,但可以通过工作来缩小差距。再说了,监管专业性未必非得监管部门配齐所有专业人员才能实现,完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科技创新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承担监测职能,监管部门的公务员要更多的抽出时间去巡查市场。 有意思的是,报道中,一位供职于浙江某地卫生部门的公务员为了说明工作压力很大,监管专业性的要求很高,给出了这样的说明“我们的专业法律有6个法律、25个条例和400多个规章”。要知道,很多跨业经营的大型企业要规避法律风险,需要掌握的法律、条例和规章数量要多得多,却通常只需配备很少几名法务人员——在企业法务部门工作的人,当然都是法律专业毕业生,但未必是所工作单位所涉及的具体法律法规的专业方向,很多人都是在进入具体企业后才开始快速学习和适应。为什么企业的法务人员可以做到从外行到内行,偏偏一些食药监局的公务员,却可以理直气壮的大言不惭“尤其是药品监管,对于新入行者,可能‘连一个举报都看不明白’”? 一些官员始终在监管人力有限问题上纠缠,说到底还是对机构改革的理解存在偏差。请注意,国家2013年3月发布的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说到底,监管编制、人力的补充,职能主要来源于原先的审批职能裁减,相关环节的人员和编制剥离转移。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省份的经济发达城市,由于外来流入人口和企业较多,确实存在远超监管部门人力配备所能达到的工作能力上限的需求,应当适当增加对这些地方的治安管理、环境保护、食药监等职能部门的监管人力配备。但除此之外,国内其他许多地方,类似食药监局这样的职能部门是否真的面临人手紧张,其他相关的职能部门在审批制度改革后也无法剥离人员和编制,是非常令人怀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