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喜糖盒内“进口食品”猫腻多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5/10 6:59:06  

拆开喜糖套装,里面的“进口食品”没有中文标识。 肖攀 摄

“进口”果冻外包装上的韩文错误百出;包装上写的公司地址在香港,实际却在广东;全外文的食品没有一点中文标识……这样的喜糖你敢吃吗?连日来,记者对浙南农副产品中心市场、欧洲城、望江路等市区几处喜铺进行暗访。调查结果让人忧心——不少号称“进口”的喜糖其实是山寨产品、三无食品。

现状:果冻说明书不知所云

温州人订婚有个规矩——要给亲朋好友送一份喜糖。在喜糖套装中一般装有6样或8样东西,包括糖果、饼干、饮料、果冻、牛肉干等。

记者以订婚新人的身份走进多家喜铺,店员推荐的喜糖套装,无论是糖果、饼干、饮料还是果冻,以标称韩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地进口的最多,这些喜糖的外包装上标注各种外文,有些错误百出,有些则不知所云。

市区望江路一家喜铺销售的“Delicious”品牌芒果果冻。外包装正面写着“SWEETENED MANGO TROPICAL FRUIT JELLY”(中文翻译为:甜味芒果热带水果冻),背面包装文字全是韩文。记者请专业韩文翻译对这部分文字进行翻译时发现其内容错误百出。

该喜铺一款“mango” 果冻,外包装除了阿拉伯数字外,几乎全是韩文,将产品成分表上的韩文予以翻译,居然出现了“营养成分桌面”、“总胖了0.44G”等字样,不知所云。

浙南农副产品中心市场一家喜铺的“Lehyee'S”牌果冻,产品说明中夹杂了中英日三国语言。该包装上标注的厂家地址在香港,包装上的电话打不通。记者通过国际条形码官网查询该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发现是广东汕头市的一家食品有限公司。根据该公司官方网站上的介绍,它是一家香港独资公司,但该公司官方网站上并没有这款产品。

浙南农副产品中心市场另一家喜铺的“Xylnosu”牌木糖醇糖,包装上贴有中文说明,上面标注的代理商是“香港万得福(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但联系方式、地址、中国内地经销商等相关内容均没有标注。

内幕:不少进口食品是仿制品

一家喜铺店主透露,一些进口食品没有中文标识,有的是能贴中文标识但客人要求不贴,“认为全外文的有档次”;有的是不能贴,“很多进口食品其实是国内仿制加工的,在广东10多元就能买到一个铁盒自行包装,不写厂址、厂名就不容易被查到,而且,这些加工厂往往做一批产品就换一种包装,即使被有关部门查获,也难以掌握他们完整的产销链。”

“正宗的进口饼干,一盒要100多元,温州这边订婚送喜糖,往往要买百来份,一般人花不起这钱。”采访中,一家喜铺店主说出了“进口食品”的内幕:市面上喜糖套装中几十元的“进口食品”多半是忽悠人的,还很可能是三无产品,根本找不到它的厂家。这些三无产品,包装精美,但质量要差一些。

记者以超市进货为名,联系了“Lehyee'S”牌果冻的生产厂家。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称,该产品确是他们生产,但没在官方网站上展示。记者追问,为何广东的公司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注外文?对方表示,他们生产的这款果冻有中文、英文不同的版本,温州地区英文版本的果冻销售较好。

“这个英文版本的果冻质量有没有问题,会不会被工商查处?”对方表示:“质量没问题,但如果被查处,损失要你自己负责”。记者提出能否委托该公司生产一批果冻,外包装由自己贴。对方明确表示,“这个可以,但是量要大,几十吨左右才能操作”。

部门: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

5月8日,记者将部分从市场上购买的“进口食品”拿到市工商局,该局食品流通监管处相关负责人查看后表示,这些无中文标识、标识内容与实际不符的“进口产品”都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工商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如有发现,会予以查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2011年修正版)等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进口食品必须贴上中文标识,标识内容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原产国或地区名称,以及在中国内地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贴上中文标识,那么这些产品不允许在国内市场上销售。

另外,浙江省工商部门从2009年起就实行“一票通”制,即零售商向经销商批发商品,经销商必须向零售商提供票据,该票据上登记供货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确认所购产品是否来自正规渠道。

该负责人还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拥有知情权。因此市民在购买这些产品的时候,有权要求商家出示相关证明。

见习记者 张新彤 吕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