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公众对食品安全认识有误区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4/30 |
|
本报记者 魏珍妮报道 “经我们检测,您送检的牛奶样品中,三聚氰胺含量为0ppm,是可以放心饮用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下称中国检科院)的检测人员对前来咨询的韦女士说道。 4月27日,家住北京高碑店的韦女士早早赶到中国检科院的大院,将家中购买的牛奶送检。经过检测人员的一系列操作,在短短五分钟的时间内,就公布了送检牛奶样品的结果。 韦女士表示:“检测速度很快,听到‘不含三聚氰胺’的结果就敢放心饮用了。现在很多东西都不敢吃,不知道吃什么才是安全的。今天正好赶上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知识,真是非常好。” 韦女士所说的“机会”是指中国检科院举办的“质量和安全年暨实验室开放日——社区专场”系列活动。中国检科院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公益型检验检疫科研机构,“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组织研发了奶及奶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系列方法标准和快速检测仪。 中国检科院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副所长邹明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介绍说:“这套快速检测仪的价格在五万元左右,与传统检测设备少则十几万,多则几百万元相比,成本要低得多。但是速度和符合率却绝不亚于传统检测设备。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尝试将这种设备推广到基层奶站、乳制品企业和商场超市,加强对原奶和奶制品的把控。” 记者在跟随采访过程中,发现参观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格外“迫切”。“转基因食用油到底好不好?”“瘦肉精能否检测出来?”“蔬菜在上架前是不是都送检了呢?”“农药残留究竟怎么界定?”面对检科院的专家,参观者的问题如同“连珠炮”一样,向专家左右开弓。 “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宣传很不到位。”中国检科院院长李怀林对本报记者说。中国检科院副院长张立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解释认为:“大家对食品安全问题存在误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识不清晰。自然界中有毒有害的东西很多,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零风险问题;它可能是有毒有害的,但是在可接受风险之内,是没有问题的。” 此次实验室开放日就是引导消费者了解质检机构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进行检测的情况,了解更多的安全检测常识,从而促进全社会食品质量和安全意识的提升。 张立认为,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媒体应该正确引导消费者,让公众对食品安全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中国检科院动植物检疫研究所所长、首席专家朱水芳博士则对本报记者举例道:“比如去年的四川柑橘事件,实际上就是植物的病虫害问题,对人体无害;但是,因为百姓的不了解,却引发了不必要的恐慌。” “除了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普及外,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建立诚信机制,不要随意添加抗生素之类的物质。同时,质检、卫生、工商等各部门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和配合,共同努力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朱水芳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