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大粮市”更需“大粮商” |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瞿长福 更新时间:2014/3/21 8:16:37 |
|
无论保障粮食安全还是融入国际粮食大市场,培育“大粮商”都是务本之举,其关键是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作用 我国首次作为东道主,在浙江宁波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粮食安全政策伙伴关系机制(PPFS)会议,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首次邀请了粮食企业参加。这一举动表明,国际上已形成共识,维护粮食安全既要发挥好政府作用,也要发挥好企业作用。同时也说明,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粮食市场,需要扶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 应该说,无论保障粮食安全还是融入国际粮食大市场,培育“大粮商”都是务本之举。随着全球粮食市场的更加开放,国际粮商发挥的作用与影响将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当然,在国家粮食安全上首先要发挥好政府这只手在生产和流通中的调控作用,但企业作为市场中最敏锐、最活跃的“鱼”,对粮食市场的把控更直接、更具体、更灵活,也更到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因此,面对变化更复杂、竞争更激烈、空间更广阔的国际粮食市场,明确提出要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大粮商”,表明我们在维护粮食安全与市场稳定方面思路更宏大、视野更开阔。 培育“大粮商”,也表明我们在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具体路径上将更加尊重市场、尊重规律。在国内粮食生产中,农民种植什么品种、种植多大规模,主要靠政府引导、种植习惯及各种有限信息,时常造成粮食供应市场的品种偏失,比如,去年我国小麦进口增加主要就是为了调节国内短缺品种。如果更多有实力的粮商能够在产业链条中真正发挥“龙头”作用,将有效改变粮食生产各自为政的散小格局,使粮食品种更丰富、质量更可靠,政府调控也更有效。在国际粮食市场,这种“大粮商”除能更好地通过“买进卖出”发挥影响力外,还可以通过“走出去”,从源头种植到加工贸易表现出更大话语权。 不过,目前国内粮食企业的整体实力较弱,离国际“大粮商”的位置还很远。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国有企业改革动力不足、市场活力不够。一些企业还是依赖吃“政策饭”,所谓“家里横”,习惯了“收原粮卖原粮”的经营方式,坐等粮贩、粮农送粮上门,有的企业至今还不能摆脱历史包袱;二是政府管控与粮食市场的边界模糊不清,一些地方对市场价格和市场主体经营活动干预过多,对不同市场主体采取不同的行政手段,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这些问题,制约了一些企业更好更快做大做强的积极性,也使一些企业失去了尽快壮大的市场机遇。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面下功夫,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同产权企业的关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关系真正处理好。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时得从部门利益上动手,难度不小。但真做好了、闯过去了,抓住了国际国内市场机遇,真正的“大粮商”、更多的“大粮商”就成长起来了,这对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意义很大,作用很大。(瞿长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