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下馆子、买食材、亲子游 市民感叹春节荷包大出血 |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4/2/8 10:22:49 |
|
原标题:下馆子、买食材、亲子游 市民感叹春节荷包大出血
派利市、下馆子、买食材、亲子游……几乎样样都是千千声 春节=荷包大出血?这是本报记者昨天采访数十位市民时,受访者对春节消费最一致的看法。他们均表示,春节期间花在饮食、派利市、与家人出游等方面的支出少则千元,多则两三万元,实在令他们感到不小的经济压力。 文/记者吴婉虹 大龄青年讨“利市”难为情 红包对于已婚人士来说是春节最考验“面子”和“气量”的一项支出,昨日,本报记者随机访问了数十个市民,其中大部分人都表示,在红包上的花费基本占了过年支出的一半。 从事餐饮业的Shally表示今年派出去的红包明显“缩水”。“主要是春节减少了出门,派出去的红包数量和金额也明显少了。”她表示,每年整体红包支出大概在三五千元,今年大概打了个八折。 在广州从事广告业的邱先生家在汕尾,他表示派出去的红包“无论如何不能比去年少,这是我的原则”。他估计今年春节一共花了三万多元,其中红包和给长辈的孝顺钱大概占了一半。 作为广东风俗,给未婚同事派利市也是必不可少的支出。在东莞一家医院工作的金小姐就这项就花了好几百元,“20元一封,同事要给,清洁工也要给。”大约四十多岁的邱先生的“未婚利市”更高达100元,“反正身边没结婚的朋友也不多,就十个八个。”从事市场业务的吴小姐则广结人缘,10元的利市见了人就派,派了七八十封,“10元利市就是图个开心。” 不过“未婚利市”在同龄人集体活动中也有尴尬的一面。今年三十出头的王小姐就表示同学聚会已经成了亲子派对,虽然她自己未婚但也不好意思向同学讨红包。 广州消费降老家却涨价 与充满人情和弹性因素的红包相比,在春节期间的交通和饮食费用更显“刚需”味道。 张先生家住淘金路,深感今年餐饮市场大洗牌下带来的实惠,“楼下的粤菜街坊餐馆便宜了两成,所以今年外出就餐的频率高了。往年四个人吃一顿饭起码花个180元,今年120元左右就能搞定,有时比吃快餐还便宜。”不过,春节回江门过年时,他发现情形刚好相反。“可能跟小城市的餐饮消费习惯有关,能明显感觉到餐馆吃饭变贵了。” 老家在揭西的李先生也感叹时下老家的饮食价格在上涨,“老家的牛肉很出名,大家回去都会喝牛肉汤,去年15元一碗的汤今年卖到25元,据说是因为牛肉的价钱变贵了。”他感叹在当地出外吃饭的消费贵了两成左右。 自购高级食材不便宜 如果说回家过年和出国旅行的是“高消费一族”,那么选择留在大城市过年的“宅居族”也省钱不到哪儿去。白领林小姐今年选择在北京过年,免去了回老家的旅途奔波。但是,她春节期间在高级生鲜食材网站上买了一大堆平时不舍得吃或者没时间煮的蔬菜和海产。“花了2000元左右买了厄瓜多尔大白虾等高级食材。” 而在广州经营有机食材品牌的Shally则表示年前的有机食材销量比平时高了30%~50%,卖得好的有燕麦、蔬菜和肉类等。“做了有机餐饮之后,自己去亲友家作客都是拿一些自己做的年糕和蛋糕作为礼物,甚至直接带鸡和菜过去。虽然比市场买的贵一些,但是吃得更放心。 亲子游开心不省钱 一家团聚玩乐是新年假期最重要的主题,为了让孩子玩得尽兴,亲子主题乐园也成为人气最高的活动项目。 春节期间,刘女士带着全家人到广州某游乐园游玩。因为没有提前预订门票,刘女士买的全价套票,一家人下来仅参观和看马戏的门票支出就花了近2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