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青岛组建新食药监管局
文章来源:新京报  更新时间:2013/12/31 9:07:19  

  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四部门管不了一棵豆芽”是对监管乱象的形象比喻。食品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由不同的部门来管理,势必会产生一些责任模糊不清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找不到责任主体的尴尬局面时有发生。自从中央大部制改革方案推出之后,备受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不断推动,各地食药监管机构开始行动。12月30日记者了解到,青岛市食药监管机构改革“破竹”,部门整合后,从食品的生产加工到流通 ,最后到餐桌上,由一个部门监管,杜绝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从源头上避免食品安全隐患。

  青岛食药监管机构改革“破竹”

  据介绍,以前食品安全问题在不同环节由不同部门监管,生产环节由质监部门监管,流通环节由工商部门监管,食品上了餐桌之后由食品药品部门监管。12月30日,记者了解到,市食安办、质监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进行了重新整合,组建了新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加挂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整合时,市工商部门及其基层派出机构要划转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编制和相关经费 ,市质监部门要划转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编制和涉及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机构、人员、装备及相关经费。

  目前市本级已经完成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改革,市食安办12人、市工商局7人以及市质监局的6名工作人员划到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革后,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减少监管环节、明确部门责任、优化资源配置,改变了原先食品安全“九龙治水”的管理局面。

  据悉,目前各区(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正在推进当中。

  //判断是否是多页图片新闻 如果是 加载前后翻页图标 //if (newscate=="TY"||newscate=="YL")// { jzfy();// }

  整合后将不再垂直管理

  根据山东省出台的改革意见,调整工商、质监管理体制,将工商、质监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体制。市、县(市、区)工商、质监部门作为同级政府工作部门,业务上接受上级工商、质监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领导干部实行双重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市、县(市、区)工商、质监部门行政编制分别纳入同级行政编制总额,其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由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

  “以前我们都是垂直管理,下边各区市都是分局,整合之后,它们就不再归我们管了,直接归地方政府管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

  组建统一食药检验检测中心

  机构整合完成后,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方面 ,原则上整合市和市辖区食品药品监管、质监等部门所属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组建统一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理。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制,增强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的独立性,使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向所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同等检验检测服务。通过政策引导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促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发展。

  “我们现在就是找第三方来检测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他们正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其中就有抽样检测 ,他们从报名的检测机构中选取了7家具备资质的公共检测机构,抽检的时候就从这几家单位中选取。

  街道设食品药品监管所

  在本次机构改革中,也提到强化基层的监管能力。根据要求,原则上在街道(镇)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派出机构,行政编制一般不少于5名,所需编制主要从工商部门划转,不足部分在县级行政编制总额内调剂。

  此外 ,在农村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设立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负责收集报送食品药品违法生产经营的信息和线索,协助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做好日常监管、宣传教育等工作。

  明确监管边界填补监管空白

  根据要求,要进一步明确部门监管边界,填补监管空白,合理划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农业等部门的监管职责。

  农业(畜牧)部门要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强畜禽屠宰环节、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和有关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强化源头治理。卫生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标准、风险评估等相关工作。渔业(水产)部门要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林业部门要做好陆生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及食用林产品质量监督相关工作。质监部门要加强食品包装材料、容器、食品生产经营工具等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的监督管理。城管部门要做好食品摊贩等监管执法工作。公安机关要加大对食品药品犯罪案件的侦办力度,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

  //判断是否是多页图片新闻 如果是 加载前后翻页图标 //if (newscate=="TY"||newscate=="YL")// { jzfy();// }

  观点

  避免互相推诿提高行政效率

  “从政府部门角度来讲,这次的机构改革可以说是明确了主管部门责任,以后食品药品监管方面就完全由一个责任主体来负责。”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教授、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刘文俭一直以来都比较关注机构改革的相关动态。在他看来,这次机构改革把职能都归属到一个部门,将会避免出现遇到问题相互推诿等现象的发生。“这也有利于对政府部门的考核,有利于群众的问责,可以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刘文俭说,以前“四个部门管不了一棵豆芽”的说法就是个很形象的比喻。

  在刘文俭看来,体制的改革必须做到该管的要管到位,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老百姓可以有更加安全的消费环境,资源实现了有效配置之后,也会保障市场经济的优势得到良好的发挥。”刘文俭告诉记者,以往监管不到位可能就有人去钻政策制度的漏洞,地沟油就这么出来了。

  “再就是监管方面,我们老百姓经常是投诉到这里说不归他们管,投诉到那里也说不归他们管,这样的情况以后将不会发生。”刘文俭说。

  “在硬件资源的整合方面,食品药品的检测系统等都不要进行重复建设。要在保证需求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配置资源,要有计划地去建设,做到改革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系统性。”刘文俭强调。

  背景

  青岛市本级体制改革完成

  记者了解到,国家提出大部制改革的方案之后,大部制改革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展开。根据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从上到下都将进行改革整合。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一直实行分段监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管生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流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消费。结果是“都管了”,又“都不管”,既存在重复监管,又存在监管盲点。3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此后各省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悄然进行。

  7月份,山东省政府下发《关于整合组建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知》,整合原来分属四个不同部门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监管职能,组建新的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整合之后,不再保留单设的省政府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和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省工商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处、省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

  10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市县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的意见》,对各地市提出了具体的改革要求。根据要求,目前青岛市本级体制改革完成,各区市正在推进。 本版文/记者 韦丽丽 郝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