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60多名好汉品尝转基因大米 一科普爱好者六次品尝 |
文章来源:新闻晚报 更新时间:2013/11/14 13:36:33 |
|
原标题:60多名“好汉”品尝转基因大米
日前,本市一群科普爱好者自发举办了一场转基因大米品尝会,向社会宣传“转基因技术利国利民”、“我们爱科学,我们支持转基因”理念。品尝会吸引了60多名志愿者参加,其中年纪最小的尚在襁褓之中,年纪最长的已有81岁。 普通网友: 走南闯北六次品尝转基因大米 此次品尝会名为“第四届上海转基因大米品尝会”,今年6月及去年年中,本市科普爱好者也曾三次小范围聚会过,相比之下本次品尝会规模最大,达到了60多人。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有在网上很活跃的科普作家,更多的则是拥有较高科学素养的普通网民,不少人还从外地远道而来特意支持这一活动。 在品尝会正式开始之前,志愿者均在由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水稻团队出具的“知情同意书”上签名。组织者介绍,此次品尝的转基因大米来自华中农业大学,虽然早已获得了农业部门的安全证书,但是目前还未获准进入市场,品尝活动的目的正是在于通过科普爱好者的行动,来消除普通民众的恐慌。 本次活动当中最年长的志愿者名叫余忾,祖父是上海市医师公会第一任会长余云岫。余忾老先生精神矍铄,无需亲友陪伴早早地赶到品尝会现场,活动结束后又独自一人回家。此前,他还曾只身赶往南京,参加当地网友举办的转基因大米品尝会。 同时,此次也是网友“当代愚公”第六次参加转基因大米品尝活动了,他是江苏盐城人,在品尝会前一天就赶到了上海,当天又成了第一个来到现场的志愿者。从今年年中开始,全国多个城市的科普爱好者陆续自发组织起品尝转基因大米的活动,“当代愚公”走南闯北一一报名参加,从郑州、沈阳一路吃到南京、武汉,随后又在老家江苏盐城自己主办过一场,“我希望能在科普活动上做个 ‘行动派’,让身边的人多明白一点科学知识,少一点不必要的恐慌。 ”现在身边不少亲友都已能够客观看待转基因粮食,进超市也会直接选择转基因大豆油。此次,他还把正在苏州读大学的儿子叫了过来,父子俩一道参加品尝会,“现在,我儿子正筹划着在苏州也办一场这样的品尝会。我自己过几天去淮安,那里也将办一场品尝会,我准备第七次吃转基因米饭! ” 当天不仅有多对 “父子档”、“母子档”志愿者,还有完整的“家庭组合”。从浙江温州赶来的网友“周到”曾是一名科学教师,他的儿子在华东理工大学读书,此次包括周到爱人、儿子女友在内的一家四口人也特意赶来品尝转基因大米。周到“挺转”的目的和“当代愚公”等人相同,就是希望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身边的人。 “海龟”教授: 转基因食品走上餐桌是趋势 侯照远教授是上海交大医学院教授,此次他也报名参加了品尝活动。此前侯教授正在外地出差,为了品尝转基因大米,他特地提前赶了回来,吃完转基因米饭之后又匆匆赶回学院实验室,那里还有十多名学生等着他指导,“我来这里不是为了吃饭,而是要表达我作为一个普通科研工作者对科普活动的支持! ” 侯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赴美留学,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和Wistar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11年回国任教,是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行家,他笑着告诉记者,“转基因食品对我一点也不新鲜,我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几乎每天都在吃!美国超市的转基因食品通常并不标注‘GMO’(转基因生物 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的缩写)字样,普通美国人也不关心这件事。加州曾经为是否标注转基因搞过全民公投,但公投的初衷并不是担心转基因食品有害,而是讨论公众是否有必要享有这方面的选择权。 ” “其实不只是转基因技术,很多新科技刚刚出现的时候,都可能引发民众的恐慌和担心。 ”侯教授以试管婴儿为例,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的时候,也曾引发不小的争议,就如同今天大家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但目前已有数百万试管婴儿诞生,并孕育下一代,社会也早已接受了这一技术,“我对国内民众接受转基因食品的趋势很乐观。不仅是今天我们品尝的转基因大米,还有其他的转基因大豆、玉米,甚至是以后的动物类转基因食品,都会走上我们的餐桌,这是早晚的事! ” 参加此次活动志愿者当中,不少人都有相关的科研背景,网友“山岛之间”在中科院上海分院工作多年,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在品尝会之前,他还给与会的志愿者们作了一场精彩的专业演讲,告诉大家转基因食品并不会转移任何人的基因,那只是望文生义的误解,“如果我们为我们的杂交水稻技术感到自豪,那么就没必要对转基因技术感到恐慌,因为在技术上两者的目的是相通的,都是将想要的基因转入现有品种当中。相比之下,杂交育种技术费时费力,需要经过很多代的育种;而转基因技术直接、高效。从事实上来说,美国人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吃转基因食品,至今没有出现任何安全问题,我们真没必要过多忧虑。 ”(李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