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河南粮食产量望实现十连增 粮价让农民感觉不给力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3/11/10 13:25:36 |
|
眼下,正是秋粮收购时节。又是一个丰收年,本该是农民欢庆的好日子,但一些地方却陆续传出消息,今年秋粮收购价格比较低迷,不少省份开始启动最低价收购。田间地头把汗水挥洒,农民盼望一年好收成。丰收粮如何换来更多增收钱,成了种粮户的心事。 粮食丰收了却卖不起价,农民很着急,入社农民和订单农户却不太愁 “麦子卖完了,玉米却要不上价。”河南省南阳农民谢新成从收购商手中接过一沓钱,没顾上数清楚,笑着挥手送别运粮车,转身看见堂屋里4000多斤玉米堆积如山,笑容立刻消失。谢新成掰下一粒玉米说,水分很足,不能存放太长时间。“但现在收购价太低,不想卖,又怕等不来高价,亏的还是自己。” 农民种粮卖钱,增加收入有二盼,一盼产量连年增长,二盼粮食收购价格再高点。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谢新成看来,今年的粮价确实不怎么给力。 今年小麦收购期,河南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截至9月30日,累计收购小麦121.4亿公斤,平均收购价2.37元/公斤。谢新成粗略算了一笔账,卖粮食的钱除去种子、化肥和农药成本,结余不到2000元,这还不算人工费。10月份,河南南部地区中晚稻丰收,信阳、南阳和驻马店三市随即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平均收购价1.35元/斤,略高于市场价。 与谢新成不一样,信阳市潢川县农民林海银丝毫不担忧自己的粮食卖不上好价钱。3年前,他加入当地一家糯米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只种糯米稻,种子、化肥、农药、管理有专家指导不用操心,粮食收获后不愁卖,更不愁价格,每年还能空出3个多月进城打工。”说起合作社的好处,林海银如数家珍。 同样是种粮食,新乡市延津县农民李先德比林海银更幸福。对李先德而言,幸福来得有些突然。“种了半辈子小麦,头一回遇上这么美的事。”自从家里的麦地纳入河南金粒麦业有限公司认证的有机小麦生产基地,李先德的小麦还没播种就已经有了买家,而且“身价”大增。 说到农民种有机小麦尝到甜头,金粒麦业总经理程好民难掩自豪,正是他为小麦种植户搭建了致富桥。程好民介绍,公司受贵州茅台委托,在延津建立茅台专供有机小麦基地,签订协议吸纳农民参与,采取订单种植形式,茅台以高价收购,同时在农资、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上给予补助,农民两头受益。 但事实上,能享受李先德一样“待遇”的种粮农民,毕竟少之又少。 主食产业化,小麦加工成主食增值3—10倍,粮农人均增收1200元 粮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让粮农口袋更鼓,事关国计民生。 有数据表明,小麦加工成面粉、饼干、挂面,每公斤增值3—10倍。从大粮仓跨向大厨房,2011年,河南提出主食产业化发展思路,建设粮食经济强省。为此,河南设立“省政府建立主食产业化专项资金”,整合涉粮、涉农资金2亿多元,有针对性地对134个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项目给予贴息支持,同时带动222个主食产业化项目建设。仅一年时间,河南省2012年粮油加工业总产值已达1671.8亿元,较上年增长9.5%。 汤阴县的粮食加工转化量就十分可观。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10年,汤阴粮食加工能力已达240万吨,而全县粮食总产仅39.4万吨,这意味着汤阴还要消化周边地区200万吨粮食。益海嘉里集团在汤阴建成日加工2400吨小麦精制粉生产线,一条线就能带动小麦种植100万亩。汤阴粮食产业化势头强劲,直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2万余人,带动农户超过10万户,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8%。 “今麦郎面粉厂能把咱村的粮食全‘吃’掉,价格还不低呢!农闲时还可以进厂当工人,收入也不少。”汤阴县伏道乡侯庄村村民张军正在麦地里扬起水管给小麦浇水。今麦郎面粉(安阳)有限公司在汤阴县年处理小麦20万吨,带动小麦种植50万亩。 老牌粮食生产大县漯河市临颍县也在跨越前进。县委书记王国干介绍,临颍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经营主体,依靠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天冠集团等农业产业化大型企业,构建起粮食、无公害蔬菜等多个类别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打造“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龙头企业当好“火车头”,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成为产业链上的农业工人 一个面粉厂或食品加工厂只能称为粮食加工企业,粮食产业化要打造的是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根链条中,发挥龙头企业的“火车头”作用,更好促进粮农增收,至关重要。 作为河南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郑州三全食品和思念食品算是速冻食品行业的“大佬”,他们的产业链条从土地到餐桌实现了全覆盖。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这些“大佬”力促原料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农户”模式,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思念食品首席运营官王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麦收购价一斤不到1.2元,磨成面粉再做成水饺,一吨均价15000元,除去馅料成本,小麦的价值提升了3倍多。目前思念95%的原料粮从河南省内采购,带动25万农户。 龙头企业带动的还不止一般农户。河南黄国粮业也是思念速冻食品产业链上的一环。为满足速冻食品对高品质糯米粉的需求,黄国粮业在潢川县成立了糯米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林海银就是入社农户之一。林海银只管专心按要求种粮,黄国粮业高出市价收购,磨成糯米粉供应思念公司进一步深加工,做成美味的汤圆,走进千家万户。 在这个链条中,各方多赢:林海银得到了比种植一般粮食更高的回报,黄国粮业从一个规模很小的糯米粉制造商发展成为糯米粉行业的大型企业,思念食品公司则以高品质产品赢得市场,目前思念国家级技术中心拥有通过CNAS认证的国家注册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获得126个国家认可。 “思念的第一车间应在田间地头,最终要让农民成为思念产业链上的农业工人。”说到食品龙头企业如何更好地促农增收,王鹏干劲十足。他说,公司目前已与基地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体制,通过采取签订合同、支付预购定金、发放生产扶持资金、赊销生产资料、提供系列服务、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联结方式,公司与农户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效果很好。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叶优良认为,龙头企业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意义重大,政策面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扶持粮食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他同时建议龙头企业应进一步优化完善和农民的利益联结分享机制,让农民的丰收粮能换来更多的增收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