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甘肃张掖明令禁止转基因 书记:无力辨别只能禁止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郭谦 更新时间:2013/11/6 19:46:05 |
|
鸿泰种业公司检测人员正在准备玉米样本,其均为非转基因产品 摄/法制晚报记者 郭谦 日前,甘肃张掖市出台转基因种子“禁令”,该市成为了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明令禁止转基因种子的地级市。这无疑将现在愈演愈烈的转基因安全之争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作为一个制种大市,张掖市历史上其实从未出现过转基因种子的身影。当地多名制种企业的负责人和农业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禁令”对它们毫无影响。 张掖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说的话耐人寻味:“张掖是一个农产品的品牌,我们要把它‘宣传’出去。” 34字转基因禁令 引全国关注 轩然大波 2013年10月25日,甘肃省张掖市出台了一则《关于建设农产品安全大市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中表示,将“严禁任何企业和个人在张掖落地从事繁育、销售和使用转基因种子的经营活动。” 记者发现,在这份长达3900多字的《意见》书中,对于转基因的表述只有上面的34个字,其它篇幅大部分在讲述绿色农业宣传,以及绿色农产品基地和品牌的建设、推广、营销等方面。 但短短的34个字,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昨天,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首次对张掖“禁令”做出回应。他表示,“建设农产品安全大市、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特色品牌,前景非常广阔,但道路曲折、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做好应对各种非议、顶住各方压力,以‘恶举办善事’的思想准备”。 他同时也承认,“因《意见》中涉及到了转基因种子,现在看来困难要比我们想象的大”。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NN128 市委书记:无力辨别 只能禁止 在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然而在宣传部官员提供的一份座谈会记录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陈克恭在会议中表示:“此事(转基因种子)重大,不能存在任何的侥幸心理,也承担不起任何风险,因为我们是农产品生产大市。我们不提食品,只提种子的事情,这种底线是有理性的底线,这种兜底的措施是一种经过权衡之后的措施。” 在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看来,《意见》是张掖在面对转基因问题时,不得不采取的保护措施。 他在会议上说:“我们没有力量和资质来辨别转基因食品的功与过,在没有充分把握有害还是无害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禁止的措施。” 多方采访 张掖种子稽查站 无力检测转基因 既然张掖已经对转基因种子发出了“禁令”,那么张掖的下一步会不会对全市的玉米种子进行清查,就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昨天下午,记者从张掖市种子管理稽查站了解到,对于种子,张掖每年都要进行四次大规模的清查。然而种子是否为转基因却并不在清查范围之内。 一位种子稽查站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目前,稽查站只能对种子的纯度、净度、水分和芽率进行检测。我们现在根本没有能力检测出是否为转基因种子。” 稽查站站长张东昱表示,“虽然无力检测,但现在全市生产的400多种玉米种子全部是经过国家和省级认证的产品。” 张站长还告诉记者:“目前,张掖制种产业管理非常严格,杂交玉米种子的培育技术比较成熟,基层的熟练工人也比较多。张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种子产业至今,从未出现过转基因的种子。”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NN128 制种企业 称受“禁令”影响不大 张掖市汇聚了全国大大小小将近70家制种企业,包括美国先锋、美国孟山都、法国马格兰等世界排名前五位的种业巨头的分公司,每年的总产值达到37.4亿元。 张掖关于转基因种子的禁令是否会对该地的制种产业产生影响?昨天下午,记者专门走访了两家当地的制种企业。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向记者表示,“禁令”对于企业影响不大。 中地种业在张掖属于规模中下的一家制种企业,主要负责“代繁”一些常见的玉米品种。负责人丁先生告诉记者,“厂里生产的玉米种均由国家权威部门认证,系非转基因产品。目前种子加工已到尾声,禁令对厂子生产影响不大。” 在另一家名为鸿泰的种业公司,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厂生产的都是杂交品种,跟转基因无关。“今年厂子一共生产了2万亩共计900多万公斤的玉米种子。基本上已经销售完毕。”企业负责人范先生告诉记者。 美国孟山都合资公司:卖的不是转基因 美国的孟山都公司Monsanto是转基因种子市场的垄断巨头,在玉米、大豆、棉花等多种重要作物的转基因种子市场上,占据70%至100%的份额。全世界超过90%的转基因种子,都使用它的专利。 上午,记者致电美国孟山都与中种集团位于张掖的合资公司“中种迪卡”公司,公司负责人表示,其生产玉米品种均通过正规渠道,并且已报批张掖市种子管理稽查站。 记者随后从稽查站核实,该公司生产的玉米品种仅为“迪卡516”,是经过国家审定的非转基因品种。 记者发现 面对媒体 张掖态度“双重” 张掖的“禁令”一出,各种各样的评论扑面而来,赞誉者有之,批评者也不在少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罗云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指责张掖,“该行为完全不科学,当地政府官员应该被撤职”。 在这种压力下,张掖市面对媒体的态度是“双重”的。在张掖市委宣传部,记者看到了一份正准备下发的文件。该文件称,禁止任何工作人员以官方身份对《意见》发表看法。但鼓励以个人和非正式的身份表明态度,宣传张掖绿色有机农业。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NN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