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凌云县荣获国家首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殊荣
文章来源:右江日报     更新时间:2013/10/13 7:12:34  

近日,凌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消息,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牵头组织开展的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评选工作中,共评出并命名了首批85个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凌云县荣膺百色市首个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获此殊荣的4个县区之一。

自去年3月,该县启动创建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以来,该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与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层层签订责任状,各乡镇人民政府也分别召开动员会并将责任状签订到村一级,为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协调、有效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社会管理,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着力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实现了4个100%,即:全县餐饮经营单位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率达100%;单位食堂、学校和大中型餐饮企业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达100%;对餐饮企业、学校、单位、建筑工地食堂等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达100%;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覆盖率达100%。

注重责任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今年年初,该县分别召开县、乡两级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县直相关部门及乡镇政府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一专三员”即:乡镇食品安全监管专干、食品安全协管员、食品安全信息员、食品安全联络员监管队伍,确保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全县共有“一专三员”监管队员338人,监管覆盖率达100%,完成全县8个乡镇“一专三员”的培训工作,培训率达100%。

推行“三项制度”,实施“六个统一”。树立典型示范,在示范店推行“三项制度”即:完善食品原辅料进货台账登记制度、索证索票监督检查公示制度、实施承诺制度;实施“六个统一”即:统一亮照、亮证和监督公示,统一食品加工操作区域和设备设施分类标识,统一张贴关键环节操作指南,统一使用食品原辅料进货台账,统一监管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统一管理要求。

建立餐饮部门监管工作四项制度。该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创建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信息发布制度、联合执法制度、督察督办制度,形成了部门联合协作的制度性,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监管效率。实行分片包干及月量化工作制度,提高执法工作效率。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打破常规业务股室各负其责的管理模式,对食品监管工作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把全县8个乡镇化分为4个片区,全局执法人员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片区,各自负责片区工作。实行月量化制度,即每月初制定各组食品监管量化分解表,每月底由局督查人员对各小组月量化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切实做到任务月初出、月底清、月月结,极大提高了监管效率。

示范带动,全面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秉承示范带动模范引领的工作理念,以示范效应带动提升全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建成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2条,示范单位36个,创建宴席示范厨师队2家,并在2家大中型餐饮企业推行餐饮加工过程电子摄像全程监控公开试点,有效发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作用。(杨通站)